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数学 > 综合辅导 >

初一到初三重要数学知识点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0-07-02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重要的初中数学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系统的复习初中数学知识,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初一到初三重要数学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
    (一)基本性质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2.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即:
    a>b<===>a-b>0
    a=b<===>a-b=0
    a<b<===>a-b<0
    (二)不等式的解集: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数学三角函数的中考考点
    1.正弦定理
    在任意△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直径为D。则有:a/sinA=b/sinB=c/sinC=2r=D(r为外接圆半径,D为直径)。
    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所对角的正弦之比相等,且该比值等于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半径的2倍)长度。
    2.余弦定理
    对于任意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对于边长为a、b、c而相应角为A、B、C的三角形则有:
    ①a²=b²+c²-2bc·cosA;
    ②b²=a²+c²-2ac·cosB;
    ③c²=a²+b²-2ab·cosC。
    也可表示为:
    ①cosC=(a²+b²-c²)/2ab;
    ②cosB=(a²+c²-b²)/2ac;
    ③cosA=(c²+b²-a²)/2bc。
    3.正切定理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除以第一条边减第二条边的差所得的商,等于这两条边对角的和的一半的正切除以第一条边对角减第二条边对角的差的一半的正切所得的商。
    对于边长为a,b和c而相应角为A,B和C的三角形,有:
    ①(a-b)/(a+b)=[tan(A-B)/2]/[tan(A+B)/2];
    ②(b-c)/(b+c)=[tan(B-C)/2]/[tan(B+C)/2];
    ③(c-a)/(c+a)=[tan(C-A)/2]/[tan(C+A)/2]。
    二次函数一般式及图像关系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y=ax²+bx+c(a≠0)。
    a、b、c值与图像关系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左侧时a,b同号,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右侧时a,b异号。
    c>0时,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x轴上方;c<0时,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
    a=0时,此图像为一次函数。
    b=0时,抛物线顶点在y轴上。
    c=0时,抛物线在x轴上。
    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左侧时a,b同号,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右侧时a,b异号。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一般方法:
    ①去分母:去分母是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②去括号: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改成与原来相反的符号。
    ③移项: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通过合并同类项把一元一次方程式化为最简单的形式:ax=b(a≠0)。
    ⑤系数化为1。
    2.图像法:一元一次方程ax+b=0(a≠0)的根就是它所对应的一次函数f(x)=ax+b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x的值,即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3.求根公式法:对于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其求根公式为:x=-b/a。
    圆的知识点
    1.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圆心。
    (3)圆是旋转对称图形。
    2.垂径定理
    (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2)推论:
    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
    (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为直角,它所对的弦是直径。
    4.在同圆或等圆中,两条弦、两条弧、两个圆周角、两个圆心角、两条弦心距五对量中只要有一对量相等,其余四对量也分别相等。
    5.夹在平行线间的两条弧相等。
    (1)过两点的圆的圆心一定在两点间连线段的中垂线上。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到三个点的距离相等。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就是斜边的中点。)
    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表示圆的半径。
    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没有交点,直线与圆相离。
    因式分解的方法
    1.十字相乘法
    (1)把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分解因数;
    (2)尝试十字图,使经过十字交叉线相乘后所得的数的和为一次项系数;
    (3)确定合适的十字图并写出因式分解的结果;
    (4)检验。
    2.提公因式法
    (1)找出公因式;
    (2)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
    ①找公因式可按照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先确定系数再确定字母;
    ②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注意要确定另一个因式,可用原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的商即是提公因式后剩下的一个因式,也可用公因式分别除去原多项式的每一项,求的剩下的另一个因式;
    ③提完公因式后,另一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待定系数法
    (1)确定所求问题含待定系数的一般解析式;
    (2)根据恒等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
    (3)解方程或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