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20年四川凉山中考作文题目及点评(2)

http://www.newdu.com 2020-07-14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请看第一个题目。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这样的条件设置,是非常宽松的。角度和立意从哪里来?势必要读懂它给的引言。
    引言中经历的是“失败和挫折”“误解和委屈”“失落和离别”,这些关键词都是灰色调的词语,它限定你所写的过往必是令人疼痛的,即限定了所选素材的角度。但是学会的是“坚韧”“宽容”“珍惜”,这些关键词又是暖色调的词语,它限定了你文字的情感基调必须是积极昂扬的,即提供了作文最初的立意;这三个词分别可以成为自拟题目时的三个话题、三个中心,围绕其中一个,再去拟题,选择自己经历过的典型事件,写出自己心理从低谷到高峰、从脆弱到强大的变化,写出自己心路成长的历程。
    立意方向和选材角度都相当明确,但是选材范围是开放式的。这个题目最适合运用欲扬先抑手法,但是“抑”和“扬”之间转化的切入点必须合情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1.材料中的三个句子后面没有省略号,说明应该是只能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2.文章叙述主体应该是“我”;3.扣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二字。比如选择问题“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描写重心在“我”经历了怎样的失败挫折后如何学会了坚韧。此时,要做到前后衔接照应自然,刻画出让“我”领悟和成长的关键时刻——有可能是他人的一席振聋发聩的话,也可能是在经历中自己基于某个场景的领悟,在这里应该有“我”的心理描写来进行明确的交代。
    请看第二个题目。
    半命题作文,难度系数最小。“分享”在这里是一个动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分享的东西可“实”,比如分享书本,分享美食等;分享的东西也可“虚”,比如释义中括号内的欢乐、幸福、好处等。建议学生在补充词语时,多考虑虚的层面,在主旨挖掘上才能更见深度。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其实暗藏一个问题,分享的主体是谁?笔者认为分享的主体可以是“我”,也可以是别人。也就是说,“我”可以是分享者,也可以是被分享者。如果是前者,着重表现分享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悦;如果是后者,着重表现被分享后的感动和快乐,甚至对自己产生的深刻影响。
    如果是写记叙文,整个文章的重心应在叙述分享的过程,这考查了学生叙事的能力,最后再以分享后的情感体验来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如果是写议论文,可以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比如举例论证和正反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典型事例来呈现分享的意义和不善分享的弊端。
    在文体选择上,建议根据自己的擅长来决定。但文体一定要明确,记叙文,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有场景,有细节,那么最后情感的抒发才真切自然。议论文,就要树立鲜明的观点,做到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条理清晰。
    这两个题目命题方向明确,写作门槛低,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正确审题和立意,并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但是如果想要写出精彩作文,这就要在选材上下功夫了。“人无我有”固然与众不同,但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找到独特感人的落笔点,更显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