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岳阳楼记》《重修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7-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17分)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亦加坚筑,以固吾圉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yú):边境,边疆。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国怀乡             (2)斯人,吾谁与归
    (3)加筑六丈有         (4)皆视旧有加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械花源记》)
    B.迁客骚人,多会此       尝射家圃(《卖油翁》)
    C.及大有倾塌势           已而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为之驳岸御水          去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9.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2分)
    中 丞 邵 公 命 葺 而 修 之 经 费 未 集 而 容 以考 绩 北 上。
    20.回答问题。(6分)
    (1)从【乙】段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2分)
    (2)【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17分)
    16.(4分)(1)离开。   (2)如果没有。   (3)零数,余数。   (4)规模。
    17.(3分)B
    18.(2分)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19.(2分)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20.(6分)(1)(2分)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
    (2)(4分)【甲】文借重修岳阳楼一事,着重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乙】文侧重写重修岳阳楼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