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文言文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是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20-10-19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出自:“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
    出处及翻译
    出自《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注释
    ①三军:古代大国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②匹夫:男子汉,泛指普通老百姓。
    对这句话的解读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是传诵千古的名言。这句话强调了人格的高贵,志向的尊严。同时,这也是孔子通过对人的内在志节的肯定,间接肯定了人的价值。与西方以神为主导宗教文化不同,儒学一开始就认可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倡导人们通过道德修养和能力提升,最终建功立业,实现一个充实而壮美的人生。这种思想,是典型的人文主义,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文化才进入人文主义阶段。
    “三军夺帅”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但比这更难的的是夺人之志。孔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夺帅”是可以靠外力完成的,而“夺匹夫之志”绝非外力能够实现的。在此处,孔子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肯定了人的尊严,将坚定的志向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在告诫人们人格的尊严要比生命更加可贵。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