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 (1)自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假如,如果 (2)绝 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 形容词,极高的 衷转久绝 动词,消失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2)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4.重点问题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