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100字概括

http://www.newdu.com 2020-11-24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共计10篇。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些作品,有需要的同学赶快收藏吧!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100字概括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
    1.《狗·猫·鼠》
    主要人物---鲁迅、阿长
    主要内容---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
    2.《五猖会》
    主要人物---鲁迅,父亲
    主要内容---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厌恶之情。
    3.《无常》
    主要人物---鲁迅,无常
    主要内容---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4.《阿长与〈山海经〉》
    主要人物---鲁迅,阿长,长妈妈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5.《二十四孝图》
    主要人物---鲁迅、老莱、郭巨
    主要内容---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主要人物---鲁迅
    主要内容---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7.《父亲的病》
    主要人物---鲁迅
    主要内容---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8.《琐记》
    主要人物---鲁迅
    主要内容---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9.《藤野先生》
    主要人物---鲁迅,藤野先生
    主要内容---本文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政治热忱,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感激和怀恋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了思恋老师的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10.《范爱农》
    主要人物---鲁迅、范爱农
    主要内容---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朝花夕拾》创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尽管生活艰苦,仍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