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必备的文学典故:气吞山河 典出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想自家离了淮阴。投于楚国不用。今投沛公。亦不能用人。闷闷而不已,而成短歌。歌曰: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弃执戟离霸主,谋大将投萧何。治粟以叹何补,乘骏骑而知他。金仁杰,字志甫,杭州人。元朝著名的剧作家,著作颇丰,但现存只有《追韩信》《东窗事犯》两剧。 剧中讲述韩信自幼习武练功,熟读兵书,而且有雄才大略,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出身卑微,被人歧视,得不到重用。投奔项羽,项羽不用他;投奔刘邦,刘邦也只给了他一个很小的官。所以他整日闷闷不乐,唱到:“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气吞山河”指有雄才大略,很有气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二十八章中用到:“这号人在困难面前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初三必备的文学典故:金蝉脱壳 典出《朱砂担滴水浮沤记》:兄弟,与你一搭儿买卖。呀,他倒做个金蝉脱壳计去了也。打你这弟子孩儿,你怎么放了他去?《朱砂担滴水浮沤记》说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在这一折戏里,主人公王文用为了虎口脱险,假装肚子疼要出去方便,骗过店小二,逃离虎口。 “金蝉脱壳”原意是出土的蝉,把外壳脱掉留在树上,身子早已飞走了。后来把用伪装迷惑敌人,脱身逃跑叫做“金蝉脱壳”。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用到:“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来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