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含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1.生物的特征有: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例:螳螂捕蝉) 生物能进行呼吸(例:雨后见到蚯蚓),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人体排汗,植物落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蜻蜓点水),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2.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1)调查(2)观察(3)实验(或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和表达、(4)收集和分析资料。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全部。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一定的生存空间。 宇航员在太空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氧气、营养物质、水分。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是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注:同种生物之间有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蝗虫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野兔依赖牧草生存,但它们的活动也改变着草场,野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澳洲的大草原沦为荒漠,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受温度影响)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松土,大树底下好乘凉,地衣加速岩石风化。 6.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举例: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 3.食物链和食物网:(P25观察与思考) 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③食物链中不能出现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④营养级(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越高,生物数量越少;(P26资料分析) ⑤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并且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点拨食物链书写口诀:生产起点高消终,中无分解与非生; 箭头指向捕食者,能量递减流动中。 7.显微镜: 目镜; (4)用擦镜纸拭擦物镜和目镜; (5)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7)视野要调亮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视野要调暗用(小光圈、平面镜)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细胞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9)视野看到有一个污点,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如何判断:转动目镜,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则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则在物镜上; (10)如何区别气泡和细胞:气泡有粗而黑的边缘,边缘暗而中间亮,挤压会变形; (12)在视野中看到一个细胞在左上角要将它移到中央,标本将向左上角移动。 (13)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14)玻片标本种类:装片、涂片、切片; (1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清水)------取-----展------盖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滴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 (1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0.9%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大小)----用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几次-----盖盖玻片------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吸 10.植物细胞的结构:⑥细胞壁-----支持、保护;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⑤细胞核------含遗传物质;③细胞质;⑦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②液泡内含细胞液(切西瓜)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11.细胞中的物质一般不可燃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