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

http://www.newdu.com 2021-02-18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豆蔻年华,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
    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
    豆蔻形容少女的由来
    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
    其中一首有就是《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杜牧写给十三岁左右的张好好的诗。
    诗中非常形象描写了这位风尘女子是何其柔弱而美丽举止轻盈,就如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并且也有人对此注解到:牧之诗咏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开。
    因此,豆蔻年华特指十三岁的少女,过了这个年纪可就已经老了!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两至三岁。
    3、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4、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5、总角:幼年泛称。
    6、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7、黄口:十岁以下。
    8、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9、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0、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11、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2、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3、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14、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15、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6、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17、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18、不惑:四十岁。
    19、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21、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22、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23、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豆蔻形容少女的由来,感谢阅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