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在莒意思是比喻不忘本,出自《吕氏春秋·直谏》。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这个成语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 勿忘在莒历史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小白,曾去莒国避难,一心成就一番霸业,勤学苦练,广揽贤能。成为国君之后,他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国富兵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九合诸侯”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结盟,齐桓公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盟主。在治理国家过程中,以管仲为首的扶臣常提醒齐桓公,毋忘在莒,毋忘初衷,毋忘峥嵘岁月,对齐桓公成就大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莒即莒国,莒县城即为莒国古城所在地。莒国为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亡于公元前431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 勿忘在莒意思 成语解释:比喻不忘本。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zhuan奔于莒也。”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勿忘在莒作谓语;比喻不忘本。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勿忘初心 勿忘在莒造句 1、新编大型历史剧吕剧《毋忘在莒》将进京首演。 2、经国先生取名万安,就是要我和万安本人,知道毋忘在莒,经国先生借着儿子的这个名字告诉我,记得你小时候经历的辛苦岁月。 3、翟山坑道前,蒋介石亲题的“毋忘在莒”4个大字,在烽火年代是金门的核心精神。 4、“毋忘在莒”和南北朝时期著作《文心雕龙》皆出于此。 5、他表示,“毋忘在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典故。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勿忘在莒”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