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积累与运用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晶莹(yíng) 和蔼(ǎi) 教学相长(zhǎng) B.端详(duān) 别墅(yě) 与日俱增(jù) C.轻捷(jié) 筹划(chóu) 不蔓不枝(màn) D.诧异(chà) 醒悟(wù) 繁花嫩叶(nèn)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星宿 谨慎 波澜不惊 B.喧哗 纯萃 门庭若市 C.格局 菜畦 无可耐何 D.潮讯 倜傥 郑重其事 3.(2分)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B.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C.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D.网络直播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宜“一刀切”。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 5.(2分)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你在一旁劝说:“ ”。 A.“弟弟本来就笨,您再生气也没用!” B.“妈妈别管了,还是要爸爸来教才行!” C.“你们都别着急,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吧。” D.“为什么这样子!大晚上的,会影响邻居休息呀!” 6.(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五四百年来的历史,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卓著功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 ②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 ③记录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④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奋发崛起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7.(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他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写出细腻的内心感受。 B.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自古是坚贞高洁的象征,荷花、芙蕖等为莲花的别称。 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北面。 8.(2分)下列回目不属于《西游记》的一项是( ) A.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B.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C.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主乃修身 D.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二、现代文阅读(一)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鹜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采薇,选自《学生天地》2019.02,有删改) 9.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至第⑦段为“总一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特点。 C.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最早”,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⑩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 11.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B.年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大众看图识字的读物,其中时事题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C.民国时期,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其中《乾隆岁朝行乐图》风靡全国。 D.最值得收藏的五类传统年画有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故事、戏曲故事、市井风俗。 三、古诗文阅读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 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①,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 伐薪烧炭南山中 B.忠之属也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遂逐齐师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以塞忠谏之路也 B.战则请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公与之乘 何陋之有 D.吾视其辙乱 其真不知马也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6.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三)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节选自《诗话总龟》) 【注】①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又欲作“推”字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1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 四、古诗文默写 20.(10分)按要求填空。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 (5)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吟咏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6)完整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综合性学习 21.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如图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请概述他“弃医从文”的故事。60字以内。 ![]()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故事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朝花夕拾书写和蔼师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二) 时光书衣 ①春节期间,陪母亲回老家,无意间从柜里翻出许多书籍,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仿佛经由岁月披上了一层时光之衣。轻轻一吹,尘埃飘散,陈旧的封面掀开褐色面纱,令我想起从前﹣﹣ ②小时,每逢开学发了新书,母亲总要亲手包上书衣。每年的寒暑假过后,她都会抽出一晚上的时间,放下手边正剥籽的玉米和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准备好一把剪刀,几张报纸或牛皮纸,坐在烛光里,为一本本书披上一袭妥帖的新衣。母亲说话极形象,包饺子要擀面皮来裹馅儿,书里面都是知识,当然需要包上纸质外皮裹裹紧。母亲虽是个从未进过学堂的农妇,却也懂得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漏掉哪样生活都会黯然失色。 ③包书衣是项技术活儿,类同于裁剪,看上去轻巧简单,要求却复杂严格。成品要经得起检验,包好的书皮如果像剥开的橘子皮似的绽开,就丝毫起不到保护书本的作用,这样的书皮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悄然脱落。如若眼力界儿达不到,尺寸大了或小了,也会给书本穿上一件尴尬蹩脚的外衣。这样的书皮孩子带着去上学,是会羞愧到哭的。 包书衣的纸张要厚薄适度,先包住书量出适当的长和宽,用铅笔在四周做上标记,再完全紧紧地将书裹紧,让两边均等,接着裁去书脊两端多出的纸张部分。母亲粗糙的手和灵巧的心配合得非常完美,裁好的纸刚好完全包住书脊,再稍加处理,一个严丝合缝的完美书皮就诞生了。那时候我还小,心里并不乐意用一张纸把绘制了各种鲜艳生动图案的封面包上,但现在经常怀念起那时的书衣来。 ④包好书衣的书籍,母亲都会放在我的褥子下面,晚上睡觉压上一夜,书衣就更加平整漂亮了,我的心就小鹿似的神气起来。现在想来,那种骄傲的心情,就像中了榜首状元,到学校自然收获了满满一班人的羡慕。后来,母亲用挂历和明星海报为我包书衣,引领过我们那代学生的风潮,同学们比的不再是单一的书衣手工品质,最重要的是书衣画面的内容和唯美程度。 ⑤有一年,表姐从大理旅行回来,带了几米印染的蓝底白花粗布,母亲就不声不响地裁剪好,用针密密缝了个别致的书衣送给我。当时我早已到了审美挑剔的年龄,竟是格外惊喜,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_简直是为我的日记_本量身定做,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忧伤的心事。后来偶然知晓,日本人历来有包书衣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书衣特色,分辨那些书出自哪些书店。而母亲为我做的书衣,无论历经怎样的岁月淘洗,隔着久远的时光,仍一眼就能看到爱的印记。 ⑥文学大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晚年癖好包书衣,贫困时甚至找包水果的纸来用,所有藏书包好后,都一一用毛笔写上书名,或将当时的感怀写成简短书评,并著下《书衣文录》,形成了独特的“书衣文体”。到如今,各种各样图案的书衣应有尽有,人们自然体会不到孙老对书衣的爱惜之情。 ⑦也许包书衣的初衷无非就是为了避免书籍污损,但就书衣本身而言,它是在无言地向人诉说。据说,现在设计出来的书衣甚至增添有侧袋,方便放笔等,但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当年为我包过的精致的书衣。 (作者:侯利明,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07,有删改) 22.文章以“书衣”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______________ →精制书衣→ ______________→爱满书衣→ ______________ →怀念书衣 23.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 24.第⑥段文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25.认真思考第⑦段加点句“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结合文意,想一想,如果书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并联系生活,写一写你的类似体验。 八、作文 26.(50分)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1)以“阳光正好”为标题,延续所给首句“那一天,阳光正好”,叙写生活。 (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9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积累与运用 1.【解答】ACD.正确; B.错误,“别墅”的“墅”应读“shù”。 故选:B。 2.【解答】A.全部正确。 B.有误,“纯萃”的“萃”应为“粹”; C.有误,“无可耐何”的“耐”应为“奈”; D.有误,“潮讯”的“讯”应为“汛”; 故选:A。 3.【解答】A.使用不当,“见异思迁”指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用来形容“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不恰当。 BCD.使用恰当; 故选:A。 4.【解答】A.有误,前后矛盾,删去“能否”; B.有误,成分残缺,宾语残缺,在“最基本的”后加“权利”; C.有误,搭配不当,“探询”与“模式”搭配不当,将“探询”改为“构建“; D.正确; 故选:D。 5.【解答】A.不得体,“弟弟本来就笨”不礼貌; B.不得体,“别管了”语气生硬; C.正确; D.不得体,“为什么这样子”,语气不够委婉; 故选:C。 6.【解答】本题排序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和卓著功勋的顺序排列句子,首先确定③为首句,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紧接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所以应接②,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才使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奋发崛起,接④,所有这些,也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①.所以顺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A。 7.【解答】ABC.正确; D.有误,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南面。 故选:D。 8.【解答】A.有误,“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是《水浒传》中的情节; BCD.正确;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 (一) 9.B 10.D 11.C 三、古诗文阅读 12. ABD.正确; C.有误,诗人没有以“千帆”“万木”自比之意,刘禹锡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故选:C。 13.B; 14.B; 15.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6.①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②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 17.①在;②想要。 18.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19.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四、古诗文默写 20.(1)潭影空人心 (注意“潭”的书写)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学诗谩有惊人句 (注意“谩”的书写)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意“婵”的书写)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五、综合性学习 21.(1)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只有爱国了,国家富强了,才能更好维护个人的利益和尊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 (2)鲁迅留学日本时,看影片时,看到中国人被杀时,旁边看热闹的中国人竟漠然以对,鲁迅受到刺激,决定弃医从文,救治国民的精神。 (3)下联: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精神。 六、现代文阅读 (二) 22.翻出书衣 睡压书衣 书评书衣 2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对母亲给“我”包的书衣的喜爱珍惜之情。 24.不能删去。作者意在通过著名作家孙犁包书的习惯和对书衣的珍惜之情,来说明包书衣是那个年代的特有的产物,它包涵着那一代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从侧面表现了“我”对书衣的怀有深厚情感对母亲怀有感念之情的原因,所以不能删去。 25.示例:有了书衣的保护,我的生命将会更加健康和久远,我将更好地为主人提供服务;今生相遇,是一种缘分,珍惜了我,便是珍惜了你自己;有书相伴的日子,有书衣在,书香便在,温馨便在。 七、作文 26.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