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治P4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P47 52、新十六字方针(依法治国的要求)P49: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3、政府的宗旨P51: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5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P52 55、中华文化的特点P59: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6、中华文化连绵不绝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7、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P61 58、文化自信的来源P61: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5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67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60、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是价值观P70 6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0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2、人口国情与人口现状的特点P76 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现状的特点: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现 63、人口国策P76:人口国策是计划生育 64、资源国情及资源危机的原因P78 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资源危机的原因: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5、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危机,我们选择的文明发展道路是P80 文明发展道路是: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6、资源环境国策P84: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8、民族分布特点P91: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69、民族关系、原则、制度、三个尊重P91 民族关系: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个尊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70、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国家安全,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通的愿望是国泰民安P99 72、“一国两制”的含义P100:“一个国家”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7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与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P102(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4、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P102 75、中国梦P10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6、近现代中国发展的两次历史性跨越P105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77、两个100年目标P106 建党一百年(1921-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国一百年(1949-205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8、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P109: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9、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发展的两个阶段P110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5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0、如何实现中国梦P112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2、“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83、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113 84、五大发展理念、五个文明、四个全面P112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个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化)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85、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112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13 86、中国国情P112: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重要国情:人口国情与资源国情 87、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P114(中国自信或民族自信所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8、四个自信P117: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