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部分,那么电化学有哪些知识点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总反应式:Zn+2H+=Zn 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 ①溶解的一极为负极;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电解池 1、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也叫电解槽。 2、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 3、放电: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4、电子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离子定向运动)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金属的腐蚀 1、定义: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 2、分类:由于金属接触的介质不同,发生腐蚀的情况也不同,一般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①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化学腐蚀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普通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原电池反应,无电流产生。 ②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3、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实际上是由大量的微小的电池构成微电池群自发放电的结果。 ①析氢腐蚀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薄层水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的薄膜,与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恰好形成了原电池。这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遍布钢铁表面,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是正极。若电解质溶液酸性较强则发生析氢腐蚀。 ②吸氧腐蚀 金属表面酸性较弱或呈中性时,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与水结合,生成OH-,消耗了氧气,从而使得溶液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发生吸氧腐蚀。 金属的防护 金属防护的目的就是防止金属的腐蚀。金属的防护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使金属不被氧化。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将被保护的金属与更活泼的金属连接,构成原电池,使活泼金属作阳极被氧化,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 (2)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利用外加直流电,负极接在被保护金属上成为阴极,正极接其他金属。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电化学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