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21年中考生物知识点之: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http://www.newdu.com 2021-05-1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生物知识点之: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1.筛选菌株
    原则: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基的成分:
    尿素作为惟一的氮源(选择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2.菌落培养和计数
    对照:
    将不接种的培养基置于相同温度恒温箱培养,目的是证实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或灭菌是否彻底)。
    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缺点是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计算公式: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③操作:
    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同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个人认为,浙科版认为每个培养皿中有20个以内菌落,目的是分离,然后培养得到较大的菌落)。
    3.菌种的鉴定
    方法:
    检测培养基pH的变化判断,用酚红指示试剂来鉴别,菌落周围有红色环带。
    原理:
    在细菌分解尿素时,分泌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使培养基碱性增高,pH升高,使酚红呈红色(红色环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