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冒号,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冒号 小小冒号两个点,提示下文常出现。 它和引号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 基本用法 (一)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说”“例如”“证明”)之后,表示提示下文的。 示例1: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2:他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地庆祝一下吧!” 示例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示例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二)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三)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1:(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口公司;时间:8月15日—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示例2:(做阅读理解题有两个办法。) 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 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4.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1:广平先生:…… 示例2:女士们、先生们:…… (四)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纹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常见错误 (一)冒号套用。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作逗号) (二) 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三) 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 如: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四)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 如:他们加强了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工点的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句中的冒号应改作逗号,或者保留冒号去掉"即"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