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诫子书 诫兄子严敦书(2019淮安)

http://www.newdu.com 2021-05-18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申 父 母 之 戒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 ②意与日去____________
    ③人之乐 _____________      ④数郡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4分)
    11.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4分)
    【答案】
    7.申/父母之戒
    8.①使……增长    ②离开  ③以……为乐    ④全,都
    9.①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②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③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 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宂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枳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11.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突出论证了 “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生动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
    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教厚谦虚、节约不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仗义、与人同忧乐。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谦虚与学习杜季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突出论证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