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敌后抗日根据地 (1)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代表: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 (3)中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注:1937.9.6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 (4)作战方式: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5)巩固: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 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兼顾地主、农民两方面利益,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地主抗日,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的结合)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6)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3.百团大战:(背景——日军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 特点——大规模主动进攻 (1)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2)时间——1940年下半年 地点——华北 指挥——彭德怀 (3)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4)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