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嗔怪(chēn) 攲斜(qī) 妖娆(ráo) 怏怏不乐(yàng) B.豢养(huàn) 累赘(zhuì) 炽热(zhì) 屏息凝神(píng) C.狭隘(ài) 坍塌(dān) 蜷伏(quán) 黄发垂髫(táo) D.污秽(huì) 龟裂(jūn) 砾石(lì) 戛然而止(gǎ) 【答案】A 【解析】B项,“炽”读chì、“屏”读bǐng;C项,“坍”读tān、“髫”读tiáo;D项,“戛”读jiá。故选A。 炽热:拼音 chì rè。 解释为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烧热。出自蔡东藩 《五代史演义》第七回:“外用炭火炽热,令他煨毙。”①形容温度极高;极热:炽热的暑假;炽热难熬。②(情绪等)热烈:炽热的心;情绪炽热。根据现代汉语第五版,炽热解释为:极热。例句:(1) 吴辰旭 《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您把笑声投进炽热的炉膛,钢花怒放,铁水奔流!”(2).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为什么在我的身边,在爱人的身边,在爱情炽热的时候,却只想回家去哭?” 秦牧 《序》:“从许多同志炽热的眼光中,你都可以体会到这种无声的语言。” 屏息凝神:拼音是bǐng xī níng shén,屏息:犹屏气。意思是聚精会神,屏住呼吸。形容要干一件要紧的事情前专心致志,惟恐不能完成的神态。遣词造句:射击时,我屏息凝神瞄准了目标,在扣动扳击的瞬间,子弹出膛了,只一刹那,目标上出现了一个洞。 坍塌:拼音是tān tā。 崩塌。矿井顶部坍塌了。 它的穿过猛烈地冲撞了拱顶,于是整座桥立即坍塌了。 山坡、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建筑物、构造物、堆置物、土石方等因设计、堆置、摆放或施工不合理、不正确,所发生倒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引证解释:指倒塌。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元来是这屋宇坍榻,所以这般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那阁年深日久,没有钱粮修葺,日渐坍塌了些。”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募金巨万,见大寺观之坍塌者,出金修整。”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工事不断坍塌损坏,道路桥梁冲断多处。” 戛然而止:读音为jiá rán ér zhǐ,戛:象声词。 戛然:突然停止的样子。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出处:1.高阳《玉座珠帘》:下册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2.李昌祺《剪灯余话.五.贾云华还魂记》:“娉娉收杯,至夫人前,沥余酒于案曰:‘才为兄妹,便钟友爱之情,郎君岂得戛然乎?’边妪亦从傍更相助,生乃尽饮。”3.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4.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四回:“忽得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5.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臣公叱曰:‘……敢对我作此淫词?’戛然而止,俄登登复作。” 6.高阳《玉座珠帘》下册:“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7.刘成章 《安塞腰鼓》:“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亵渎 云宵 原驰蜡象 根深地固 B.繁琐 修葺 无精打彩 左右逢源 C.怂恿 聒噪 矫揉造作 姗姗来迟 D.踌躇 缥缈 轻歌慢舞 走投无路 【答案】C 【解析】A项,云宵——云霄、根深地固——根深蒂固;B项,无精打彩——无精打采;D项,轻歌慢舞——轻歌曼舞;故选C。 云霄: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1.天际,高空。《西京杂记》卷一:“齐首高唱,声彻云霄。”南朝 宋 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三:“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歌声缥缈,直入云霄。”瞿秋白《文艺杂著·那个城》:“那个城呢……高入云霄,接近那光华的太阳。”2.泛指高远,深厚。唐 武元衡《夜坐闻语寄严十少府》诗:“多负云霄志,生涯岁序侵。”清 孙枝蔚《再至海陵访州守田雪龛》诗:“不重云霄义,那能来往频。”3.喻指高位。晋 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明明皇储,叡哲时招。奋厥河浒,矫足云霄。”唐 杜甫《奉赠鲜于京兆》诗:“云霄今已逼,台衮更谁亲?”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而诸孙济济,拭目云霄,继轨朱黻方来。”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你只说秀才无路上云霄,却不道文官把笔平天下。” 根深蒂固:读音为gēn shēn dì gù,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也写作“根深柢固”。【辨形】根,不能写作“跟”。蒂,不能写作“地”。【辨析】“积重难返”和“根深蒂固”;都含有“形成很久;难以改变”的意思。但“根深蒂固”表示基础牢固;不可动摇;多指旧势力、旧思想、旧制度等基础深厚;不易摧毁;有时也指好的思想感情不能改变;“积重难返”表示长时间形成的陋习、弊端和不良思想、作风难以改变。示例:“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江浙解放地区,地主阶级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但他的势力仍然根深蒂固。(刘大年)但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鲁迅《两地书·十一》)造句:1.许多人对于蛇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憎恶。2.对某些人来说,抽烟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他们对陌生人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怀疑和憎恨。3.摩托罗拉根深蒂固的家族传统使它失去了敏锐的商业洞察力。4.他是个根深蒂固的无线电广播迷:他在办公室里也备有一台收音机! 无精打采:拼音是wú jīng dǎ cǎi,意思是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引证解释: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2.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魏翩仞一定要问他那里的电报,他只是不说。当下无精打采的坐了一会。魏翩仞要走,他也要跟着一同走。新嫂嫂并不挽留。3.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这时候贾大少爷见人家的条子都已到齐,瞧着眼热,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甚觉无精打采。4.《文明小史》:第五十八回:“黄世昌只得无精打采的回去,孤孤凄凄的睡了。” 轻歌曼舞:读音是qīng gē màn wǔ,意思是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出自《群音类选·玉如意记·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曼舞,任星移斗横。示例:1.鲁迅《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竟将为~所'加被',岂不出于意表也哉!”2.年轻人都是靡靡之音呐,都是轻歌曼舞啊!我跟你说长大了都没出息。这个啊,就是得豪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楼房倒塌已过去了三个小时,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老人终于被消防队员救了出来。 B.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优先对外发展的方向。 C.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绕城而流的锦江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垂柳楚楚动人,令人陶醉。 D.铜仁市公安局组织万山区、松桃自治县、江口县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收网行动,让黑恶分子无地自容了。 【答案】B 【解析】A项,“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句中是强调人们的紧张心理,与语境不符。B项,“权宜之计”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项,“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娇柔美好,让人心动。适用对象错误。D项,“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多以形容羞愧至极或处境窘迫。应使用“走投无路”。故选B。 扣人心弦:读音 kòu rén xīn xián,音节 kou ren xin xia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同反应的心。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又作“动人心弦”。 用来形容事物能深深地牵动人心。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 。 多指激动人心。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示例1.那种景象多么~!2.书上记载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催人泪下。3..歇后语 肚子里弹吉它,扣人心弦。 权宜之计:读音为quán yí zhī jì,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典故: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后汉书·王允传》。释义: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示例:自成心中认为成立娘子军只是一时~,往后怎么个办法,他还没有想妥当。(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 楚楚动人:读音为chǔ chǔ dòng rén,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指纤弱的样子,今多用以形容女子姿容神态柔弱动人。出处:1、《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2、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3、清 徐瑶 《太恨生传》:“女虽支离憔悴,而委婉之态,楚楚动人。”4、清 陈天华 《狮子吼》:“生得明眸皓齿,虽不擦脂抹粉,却有天然的姿色,楚楚动人。” 5、欧阳予倩 《潘金莲》第二幕:“说着坐下,扭过头去,背上觉得微微的颤动,极其楚楚动人之致。”6、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有卖鱼阿土者,见一女从屋中出,年二十许,楚楚动人。词语辨析: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精神,倾注着强烈的爱恨,读起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姿态娇柔、秀美,形容女子或柔媚的景物,不形容文章动人) 无地自容:拼音是wú dì zì róng,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示例:大娘搜捉以出。女乃指福唾骂,福渐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B.初中三年,我们学习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后,鲁迅先生对我们一点都不陌生。 C.能否搞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老师代课的任务。 【答案】A 【解析】B项,主客颠倒,应该把“鲁迅先生对我们一点都不陌生”改为“我们对鲁迅先生一点都不陌生”;C项,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D项,搭配不当,可将“任务”改为“担子”。 【主客倒置的病句】 例: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不是我们对于比较文学陌生,而是比较文学对于我们陌生。 例: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脏话引起的赔偿案,大家都为这一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为……所……”是典型的被动标志,就表示“被……怎么样”,显然这里想表达的是大家不齿这一家人的行为,发出“不齿”这个动作的得是“大家”而不能是“行为”,不能说“大家被这家人的行为不齿”。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B.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C.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D.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 【答案】C 【解析】C项,有误,“理想产生欧洲艺术”后的句号应该改为分号。故选C。 【标点符号用法之----分号】 1)分号用在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这是使用分号的基本原则。 例如: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2)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下列分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之。 ①人们常说: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一座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 ②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去,怕有危险;不去,表示胆怯,一时决定不下。() ③如果每做一件事,都要从钱来考虑,有钱就做,没有钱就不做,钱多的就多做,钱少的就少做,那么,一个儿童失足落水,还有谁去救他?(魏巍《驳“实惠”论》)() ④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⑤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气势;但是金沙江也难得有南广河如此安逸的情怀。()⑥物质的追求和生活的安逸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⑦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急。() ⑧拿《三人行》这篇课文来说,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王吉文背着小周前进”;“王吉文轮流背着小周和黄元庆前进”;“小周和黄元庆匍匐着拖王吉文前进”这几段。() 思考:分号的使用应该关注什么?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 ②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③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 ④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⑤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⑥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 A.⑤③①⑥②④ B.⑥②③⑤④① C.⑤⑥③①②④ D.③⑤②①④⑥ 【答案】A 【解析】这段主要写了暴风雨中杜小康不畏艰难找鸭子的故事。⑤是事情的开端,交代“追鸭子”这件事,应为首句;③“这股鸭子”紧承⑤句,交代了鸭子的数量,为第二句;①“它们”承接③,写鸭子逃窜的情景,为第三句:⑥“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衔接①,写追鸭子,为第四句;②写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找鸭子的艰难,为第五句;④“即使这样”承接②,写杜小康找鸭子遭受的痛苦,为第六句。据此,正确的排序为:⑤③①⑥②④。故选A。 7.下面对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表示谦称类的有“舍弟、家君、敝人”等词,而表示尊称的有“令爱、贤弟、尊君”等词。 D.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答案】D 【解析】D项,有误,《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不是莫泊桑。故选D。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因而可以说别里科夫成为了,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8.阅读《小石潭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悄怆幽邃 邃:深 B.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 C.斗折蛇行 蛇:蜿蜒曲折 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而 潭西南而望 人不知而不愠 B.以 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C.之 心乐之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D.乃 乃记之而去 乃重修岳阳楼 (3)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 B.本文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属游记,都借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悲伤厌世之情。 C.一切景语皆情语,第④段所表现出来的凄神寒骨源于作者内心的悲伤、凄凉。 D.本文是作者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而作。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1)C (2)D (3)B (4)④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②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解析】(1)C项,“斗折蛇行”的意思是: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蛇”是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不是“蜿蜒曲折”。故选C。 (2)A项,第一个“而”表示修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B项,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来”。C项,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3)《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则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据此,B项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B。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引用一个成语来指忽然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而现在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突然领悟了整个道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恨别鸟惊心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朔气传金柝 (4)也无风雨也无晴 (5)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6)豁然开朗 10.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借“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屡遭贬谪及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感叹之情。 (2)请对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赏析。 【答案】(1)闻笛赋 烂柯人 (2)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11.综合学习实践。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为政之要,所以,我们要讲究信用,诚实做人。为此,××中学学生会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制作诚信人物故事卡片,为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你补全表格中①处的内容。 诚信人物故事卡片
(2)学生会拟开展一次“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写了一份通知,可是通知有两处错误,请指出来。 通知 ××中学全体师生: 我校将于2019年6月21日上午8:00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请参赛选手、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到场不误。 特此通知 2019年6月18日 ××中学学生会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主持人角度,为本次演讲赛设计一段开场白。 【答案】(1)立木为信 (2)落款处时间与署名的位置不对 未写明具体地点;“提前到场”和“不误”重复赘余,删掉“不误” (3)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赛的主体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一个人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坚守诚信关乎个人,更关乎国家,国家不诚信就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个人不诚信就难以成功,所以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诚信的力量!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12.阅读短文《山水画的意境》,回答下列各题。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1)请将本文的中心论点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认真阅读全文,说说什么是意境?怎么才能获得意境? (3)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第③④段却以李太白和毛主席的诗词作为论据,是否脱离文章主旨?该论据在论述山水画的意境上有何作用和表达效果? (4)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列举其中2种方法用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答案】(1)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营造需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2)①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②要深刻认识客观对象,作者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要有强烈真挚的情感和表达这种情感的强烈愿望。 (3)没有脱离文章主旨。列举李太白的例子论证了通过写景,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这一观点,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本文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真实有力地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用杜甫的话,说明了意境和意匠是相互补充的,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各题。 牛犊面 ①牛犊面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特色面食。虽叫“牛犊面”,但无论它的原料还是形状,都与牛犊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据说一碗牛犊面的奶香能引来周围的牛犊,故称“牛犊面”。 ②牛犊面的主料是稀奶油和面片。 ③如何制作牛犊面呢?首先,制作稀奶油。稀奶油的做法很讲究:把鲜牛奶盛进盆里,将其自然放酸之后,上面会结一层稀奶油。所结稀奶油的厚度与盆里的鲜牛奶量成正比,鲜牛奶越多,所结的稀奶油也就越多。稀奶油通常都被放进用纱布做成的袋子里,吊在空中存放。这样,能滤净残留在稀奶油中的奶精,稀奶油的浓度就会增加。稀奶油的浓度越高,做出来的牛犊面就越香。其次,制作面片。在内蒙古东部,80%的家庭喜欢用荞面做牛犊面,若没有荞面,也可以用白面代替。将荞面或白面和好擀开之后,切成边长2厘米左右的四方形面片,等待下锅。接着,文火煎炸。锅热之后,先将事先准备好的稀奶油放入热锅里用文火煮,当锅内的稀奶油微微沸腾时,放入切好的面片,加入少许盐,煎炸。等锅内的稀奶油变成黄油,面片像西下的夕阳般白里泛着金黄时,即可出锅。出锅时面片与奶油融为一体,入口时浓浓的奶香和面片丝滑的口感,让人久久难忘。 ④尽管牛犊面是蒙古族的特色面食,却不经常吃。早些年,由于技术条件有限,牛犊面只能在夏天和初秋时节吃,稀奶油的炼制过程需要一个适合的温度,夏天和初秋的温度适宜炼制稀奶油。不过,随着炼乳技术的提高,现在,冬季也能吃到这道可口的面食了。机器提炼的稀奶油与人工提炼的相差无几,味道同样鲜美。 ⑤小时候,只有逢重大节日母亲才会做牛犊面。为了做一顿牛犊面,母亲要做近半个月的准备。每天挤完牛奶之后盛在盆里,等发酵后提炼稀奶油。母亲对每个步骤都很小心,生怕整个过程中洒了一滴牛奶。蒙古族的习俗中,牛奶是高贵、纯美和善良的象征。牛奶做成的奶豆腐,奶酪、奶油、奶皮等奶食品也具有很高的地位。记得我每次出远门母亲都会弹洒奶汁,保佑我平安。起初我只觉得母亲过于迷信,后来才感知到这一习俗是希望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平平安安。已故的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的蒙古族诗人巴•布林贝先生,曾写过一首名为《心与乳》的诗,用诗意语言描绘蒙古与乳汁的关系。稀奶油作为牛奶直接提炼的奶食品,在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中被看做是上等美食。吃到牛犊面的人一定是远到而来的贵客或受家族爱戴尊敬的长辈。若有朋自远方来,勤劳的蒙古族妇女也会做一顿可口的牛犊面给宾朋享用。 ⑥小小一碗牛犊面里酸、香、咸三味融为一体,让你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看似简简单单的牛犊面,其背后包含着近半个月不为人知的等待与准备,这也正印证了蒙古族的生活哲学:将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将复杂藏在简单背后。 (摘自《读者<饮食科学>》,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围绕说明对象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2)文段①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虽叫“牛犊面”,但无论它的原料还是形状,都与牛犊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据说一碗牛犊面的奶香能引来周围的牛犊,故称“牛犊面”。 (3)文段③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4)文段⑤插入小时候母亲做牛犊面、弹洒奶汁及引用蒙古族诗人巴•布林贝的诗,有何作用? (5)看似简简单单的牛犊面却印证了蒙古族的什么生活哲学?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牛犊面;牛犊面的主料、牛犊面的制作方法、我与牛犊面相关的记忆、牛犊面背后的生活哲学。 (2)不能去掉。因为“据说”表示这只是作者道听途说而来,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的语气,与事实不符,“据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3)列数字和打比方。打比方:面片像西下的夕阳般白里泛着金黄时,即可出锅。作用: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面片的颜色。 (4)介绍牛犊面背后蒙古人的生活哲学。 (5)生活哲学:将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将复杂藏在简单背后。理解:生活其实是很复杂,有很多的人或事让我们的心变得纷乱,此时,就需要我们进行取舍,关注自己的本心,把复杂的问题与生活简单化。 四、写作(60分) 14.根据要求作文。 潮起潮落皆有意,一花一叶都含情。从欢天喜地的春节里,我领悟了亲情;从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中,我领悟了温情;从春蚕到死丝方尽,我领悟了奉献的价值;从香甜的蜂蜜中,我领悟了勤劳的含义;从屈原的故事里,我领悟了爱国的精神;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领悟了自信的魅力……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天地有多宽,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大。让我们用语文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领悟不一样的“风景”。请以“从___________,我领悟了___________”为题,补全空白,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县名)、校名和人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