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历年真题 >

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20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广元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Ι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zhuó)落  倔(juè)强    伤痕累(léi)累   拾(shè)级而上
    B.气氛(fēn)    勾(gòu)当    戛(jiá)然而止   悄(qiǎo)然不惊
    C.两栖(xī)     顷(qǐng)刻   拈(niōn)轻怕重  惟妙惟肖(xiào)
    D.狡黠(xiá)    亘(gèng)古   深恶(wù)痛绝    孜(zī)孜不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亵渎  修葺  粗制滥造  轻歌慢舞  B.决别  苍茫  前仆后继  妇孺皆知
    C.震撼  云霄  大相径庭   走投无路 D.斑斓   遏制  不屑置辩 纷至沓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为了向世人展示三位大师不朽的一生,作者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碎的表述,而是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C.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必须从整体入手,要紧扣文体特点,联系人物生活的环境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任何断章取义的分析都是不可取得。
    D.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目瞪口呆:这东西这么好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教育部等多部门联手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持续进行,大批无证无照,经营范围与实际不符的教育培训机构受到整治。
    B.青少年饮食方式重大改变的原因,是他们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导致的。
    C.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在一起开会,研究如何抓好青少年足球,推进校园足球改革,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的问题。
    D.根据司法大数据统计,2009—2017年,去哪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持续下降,尤其是近5年未成年犯罪人数平均降幅超过12%以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尊严是自己给的
    叶春雷
    ①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因为别人尊重我,我才有尊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我。
    ②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一部叫《先生》的专题片,有一集讲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48年,解放军占领张家口,即将进入北京。梅校长选择离去,他到了美国,管理清华大学庚款奖学金。美国人曾经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奖学金,帮助成立清华大学,并资助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据专题片介绍,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抠”,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300元。当时台湾当局觉得过意不去,要求梅校长将薪水提升到月薪1200元,但是遭到梅先生的拒绝:“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怎么能自己改动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仅是梅先生的清廉,还有梅先生的慎独精神。手中握着这样大一笔基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而且政府也开了口子,何必如此自苦?甚至还近乎自虐。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这样才赢得大家的一致尊重。
    ③一个人的尊严,不是别人的恩赐,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是道德自律的自动生成物。像梅校长这样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就随之产生。而且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不是我有钱或者有权势,我就活得有尊严。尊严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你的财富与权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个有钱有权势的人,为什么大家都会来奉承他,他不是很有尊严吗?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尊严,那只是一种威压。这种威压随金钱和权势的累积而不断强化,也会随金钱和权势的消减而消减。当我们抱怨世态炎凉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抱怨我们丧失了金钱和权势的威压,所以大家不尊重我们了。如果我是一个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的人,我就不会抱怨世态炎凉。因为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除非你腐化堕落。比起嗟来之物的金钱和权势,尊严感自然要牢靠得多。梅校长临终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知名人士,居然没有一分钱的积蓄。我想,大家绝不会说:“梅校长真是穷困潦倒啊!”大家只会说:“这是一个多么有尊严的人啊!”
    ④当我们明白了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化物,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即使我不名一文,即使我毫无权势,我也是可以给自己尊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了。颜回的快乐,是一种拥有尊严的快乐。同样在《庄子》里,提到颜回的同学原宪,那也是一个穷愁潦倒却活得非常有尊严的人。当原宪的另一位同学,大富豪大外交家社会名流子贡乘着大马车经过原宪居住的陋室,而对原宪进行揶揄挖苦的时候,原宪傲然地说:“像你这样靠拉帮结派、逢迎媚世、毫无操守换来的宝马香车,我根本不屑一顾。”子贡是否如原宪说的那样不堪,我们不去讨论,我想说,原宪对自己的操守有一种自信,所以他虽然穷愁潦倒,但依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⑤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那即使瓮牖绳枢、瓦灶绳床,也可以怡然自乐,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一样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原载《读书文摘》,有改动)
    5.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只有严苛地对待自己,才能活得有尊严。
    B.尊严是自己给的。
    C.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随之产生。
    D.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即使一文不名,也可以怡然自乐。
    6.在本文的论证中,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论据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选文第②段只是用了事实论据。
    B.选文第③段论证了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的道理。
    C.选文第④段中“明白了这一点”中的“这”指的是“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生物”。
    D.“不是嗟来之食”的故事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愚公移山
    《列子》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险峻
    B. 甚矣,汝之不惠         惠:“惠”同“慧”,聪明
    C . 虽我之死              虽:即使
    D. 惧其不已也             已:停止
    9.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面山而居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太守宴也
    B.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其妻献疑曰             其真无妈邪
    D.汝心之固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10.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B.第②③段先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再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
    C.第④段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最终被移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认为神的力量远大于人的力量。
    D.本文又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1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2.作者在“愚公”和 “智叟”的命名上是又审议的,请简析。(2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颔联中的“钟”和“割”用得好,请任选一字,简要赏析。(2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14分)
    14.默写。(任选6句)(6分)
    (1)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5.走进名著。(4分)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讲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注〕①讧(hòng):争吵,混乱
    (1)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2分)
    (2)结合这一情节,简要分析严监生的形象。(2分)
    16.综合性学习·语言运用。(4分)
    家风,就是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班级近期要开展一次“优良家风我传承”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知家风】下面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有的人家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之类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简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优良的家风会通过哪些方式传承下来?(2分)
    【传家风】(2)请从以下三项中选出一项作为你的家风并简述理由。(2分)
    ①家和万事兴    ②百善孝为先    ③天道酬勤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5分)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①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②“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③“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④“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⑤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⑥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⑨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⑩“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⑪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⑫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⑬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⑭“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⑮“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⑯“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⑰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_
    ⑱“娘”我哭着说,“我……”
    ⑲“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⑳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文轩荐自《莫言散文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
    17. 文章中“我”为白菜“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回答。  (4分)
    18.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
    (1)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2)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19.联系全文,说说“坚强的母亲”为什么会“流泪”?“至今想起”“我”为什么“心中依然沉痛”?(4分)
    20.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试举一例,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七、写作(50分)
    21.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是,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女神维纳斯并没有因为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科学家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他智慧的大脑……生活中有那么多兵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他,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别样精彩人生……
    请以“拥抱自己的不完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有明确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的汉字书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广元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答案
    1.B   “倔强”的“ 倔”应读jué   “伤痕累累”的“累”读lěi   “两栖”的“栖”
    读qī   “亘古”的“亘”读gèn
    2.C   轻歌曼舞    诀别     不屑置辩
    3.D   “不仅……也……”表递进    “琐屑”:琐碎    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样子。此处望文生义,应为“张目结舌”。
    4.A    5.B    6.D   7.B  8.A  9.A  10.C    11.  略
    12.①“愚”和“智”是一对反义词,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②“愚公”大智大勇,坚定执着而命名“愚”;“智叟”鼠目寸光,冥顽不灵而命名为“智”,增强了讽刺效果。③“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是一般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这一安排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答到任意两点即可)
    13.(1)“钟”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
    (2)会当:终当,终要。(1分),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4.略
    15.(1)《儒林外史》吴敬梓     (2)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16.(1)①祖辈的训诫  ②父母的言传身教
    17.①种白菜时,“我”和母亲对他的关照。②收白菜时,“我”对他美味的期待。③卖白菜时,“我”对他的不舍。④当老太太挑剔白菜时,“我”对老太太的恼怒。⑤算账时,“我”对老太太的报复心理。⑥当看见白菜仍在家时,“我”沉痛的心情。(每点1分,打出4点,意思接近即可)
    18.(1)此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天气的寒冷。(1分)①烘托了“我”内心的失望之情,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为后文白菜掉落做铺垫。(任答一点,的1分)
    19.母亲的一切希望都在“我”身上,尽管生活艰辛,但她希望“我”不丧失道德的底线,做一个诚实坚强的人,“我”的欺骗行为,让母亲倍感失望,所以“流泪”。(意思接近,可得2分)至今回想起来,“我”的报复行为不仅欺骗了老太太,也欺骗了母亲,不仅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也让母亲觉得丢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所以“心中依然沉痛”。(意思接近,可得2分)
    20.示例一:象征(或借物喻人),(1分)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描写那颗小白菜,其实是用小白菜的成长经历象征了“我”的成长经历。(2分)
    示例二:铺垫(或伏笔),(1分)①用老太太的的挑剔,为后文“我”多算一毛钱的报复行为做铺垫;②用母亲的偏头痛,为后文让“我”算账做铺垫;③用“七老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为后文揭示真相做铺垫……(答出一点,给2分)
    21.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