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考不到四十天,后期的二轮复习和备战中考学子们需要做好哪些应对?随小编一起来看北京重点校老师如何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 如何看待“一模”成绩?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初中校区副校长冯琳建议,同学们在“一模”后做到三个定位: 首先,可以定位目标学校。一模后,根据区“一分一段”,查找并确定自己的分数在区里的位置。根据位置及对一模成绩的分析,找到每一学科的增长点,预估增长分数,调整完善自己的目标学校。 其次,定位优势科目。通过一模成绩,找到必考科目中优势学科,选分计入科目中优势学科,基于此确定后续在课余时间复习的时长与强度;对自身优势的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考前焦虑,增强信心。 最后,定位增长板块。在各学科教师的帮助下,根据小分得分率,查找自己在各学科中的错误点,即后一阶段的增长点。精准确定每一个学科自身的增长点,在备考阶段方向会更加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在语文复习中,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李玉兰建议,教师要提醒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时事、社会热点问题,关心国家政策和国家大事以及传统文化,首都北京、科技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等大事。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看新闻、开阔眼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特级教师田成良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一模考试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错题归类,问题归因,并进行各个突破,梳理出解决一类问题的策略和技巧。“举个例子,如动态电路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常以油量表、酒精测试仪等情景出现,通过归类分析,最终发现这类动态电路,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元件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 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英语教研组副组长董妍建议老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我们要明确告诉孩子们,英语分数短时间内绝对是可以提升的,这样孩子们才能有信心,愿意动笔,愿意学。” 老师们也建议同学们在家可以做一些家务劳动,既缓解压力,也能在生活实践中去锻炼动手能力,这样有利于加强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与生活实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与孩子共情· 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韩宝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家长一方面要听从、配合学校教师指导,与孩子达成共情联盟,充分理解孩子最后攻坚阶段的体力支出、心理压力。 避免人为地制造压力、干扰孩子精神状态,协助孩子保持良好健康的身心状态,放下思想包袱。集中精力全面梳理总结知识体系,全神贯注于各学科的备考。注重改进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分配各科学习时间,努力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一方面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创造良好和谐舒适的环境条件,督促孩子合理作息、张弛有度,伙食营养搭配全面、合理,讲究饮食卫生,注意交通安全,减少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