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历年真题 >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31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南省岳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学校开展以“向英雄学习”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1-8题。
    1.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英雄的一段文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4分)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____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___出。”
    (1)依次给这段文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脊(jǐ)           崇(cóng)                B.脊(jí) 崇(cóng)
    C.脊(jǐ)           崇(chóng)              D.脊(jí)      崇(chóng)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峰          ②倍                           B.①锋           ②辈
    C.①锋          ②倍                           D.①峰          ②辈
    【答案】(1)C。
    (2)B。
    2.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学习英雄”随笔中的一段,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在医院前线,医护人员不择手段与病毒较量。在医院这个战场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在物资保障、科研攻关、民生供应、基础预防等方面全力以赴,与疫情竞速。谢谢你们,真心英雄,是你们凝聚成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A.同舟共济               B.不择手段          C.不计其数               D.全力以赴
    【答案】ACD.使用正确;
    B.使用有误,不择手段:指为了达到目的,任何手段都能采用。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故选:B。
    3.下面四句话,均来自某班“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手抄报,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短短两天,“向英雄致敬”为话题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了一亿次左右。
    B.为了防止英雄不再流泪,英雄烈士保护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C.仰望英雄,总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净化内心,见贤思齐的动力。
    D.铭记历史,就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
    【答案】A.有误,句意重复。删去“左右”。
    B.有误,搭配不当,“防止”后面不能再用否定词,删去“不”。
    C.有误,成分残缺。“不知不觉中”的后面加上谓语“增加”。
    D.正确。
    故选:D。
    4.柳柳主持“英雄人物”故事会,她想让开场白句式整齐,请帮她仿照前一个分句,在横线处写一个与之对称的句子。(2分)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里,英雄是最醒目的坐标;在一个国家的历史天空中,______。
    【答案】示例:英雄是最璀璨的群星。
    5.学校网站论坛上,小薇留言:“英雄让人敬仰,可是,我们是平凡人,又处于和平年代,难有机会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怎么能成为英雄啊!”请你跟帖留言,表达不同意见。(2分)
    【答案】
    示例一:和平年代,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示例二:和平年代的英雄,并不见得一定要冲锋陷阵,成为行业的精英,也就是英雄。
    6.阅读下面某班黑板报上抄录的英雄材料,完成(1)(2)题。(4分)
    材料一  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道有遭受核辐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
    材料二  电影《烈火英雄》原型桑武,身处火海8小时,连续转动阀门32000圈,他的手磨出了血泡。可是,桑武说:“明知道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但是还是要进去。”
    材料三  在驾驶舱挡风玻璃出现裂痕并脱落,驾驶舱失压的险情下,机长刘传健最终使飞机在成都安全迫降,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他说:“应急处置能力源自对飞机的了解程度,进驾驶舱3秒钟就要知道飞机处于什么状态。”
    材料四  “只是因为你需要,而我刚好专业。”出征前,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王一淋说。
    (1)探究以上四则材料,你发现英雄具有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四则材料,对于你树立人生理想有什么启示?(2分)
    【答案】
    (1)①用生命担当使命;不惧艰险,挺身而出。②良好的专业素养。
    (2)示例一:我想做一个大勇的人。在碰到危险时,也像邓稼先、桑武等英雄一样,把安全的机会留给别人。
    示例二:我想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使更多学生受益的好老师,就像王一淋和刘传健等英雄一样,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造福他人。
    7.一位武汉文艺青年想写一副礼赞抗疫英雄的对联,请帮他确定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2分)
    上联:救死扶危,医护柔肩________
    下联:______,军民铁臂________
    A.①擎大爱     ②干群携手  ③祛温疫          B.①渡劫波  ②克难致胜   ③济时艰
    C.①擎大爱  ②克难致胜   ③济时艰      D.①渡劫波  ②干群携手   ③祛瘟疫
    【答案】“柔肩”和“擎”搭配恰当,“医护柔肩擎大爱”语意表述合乎情理;“救死扶伤”是并列短语,对“克难致胜”恰当;根据“仄起平落”的原则,③选“济时艰”恰当。
    故选:C。
    8.名著阅读。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两部名著中,任选一位英雄人物,参照示例,写出其名字和一个体现其可亲而有趣的细节。(3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星照耀中国》
    示例:彭德怀。他和士兵一样,只有两身军装,但他有一件背心,是用敌人的降落伞做的,他常常为拥有这样一件背心,孩子气地骄傲着。
    【答案】
    示例一:毛泽东。凌晨两点还在接受斯诺采访的他,欢呼着扑向一只僵萎的飞蛾,将飞蛾彩色的翅叶夹进一本书中。
    示例二:彭德怀。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必须要爬一座很高的山。“跑上山顶去!”他向战士们喊着,然后像一只兔子一样跳着跑开了。
    示例三:保尔。他初到骑兵连,在一次战时休息时,将手放在手风琴的风箱上,中断另一位战士不流畅的琴声,奏出了欢快动听的舞曲。
    示例四:保尔。他当了红军后,有一次看书入了迷,把自己的一绺头发烧焦了都不知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一)古诗文默写。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7分)
    9.(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在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我们,不要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答案】
    (1)不舍昼夜(注意“昼”的书写)
    (2)悠然见南山(注意“悠”的书写)
    (3)天涯若比邻
    (4)何日遣冯唐(注意“遣”的书写)
    (5)草色入帘青
    (6)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0题。(4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通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0.(1)请简要分析“川迥洞庭开”中的“开”字的妙处。(2分)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尾联的画面。(2分)
    【答案】
    (1)“开”字生动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
    (2)诗人和朋友夏十二在岳阳楼上饮酒,醉后凉风四起,吹得人衣袖飞舞。
    (三)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孟子》
    【注释】①污君:坏的君王。②佚:散失。③悯:愤懑。
    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戒曰(谨慎)                                 B.与民之(遵从)
    C.不污君(以……为羞)                     D.不隐贤(在朝廷做官)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此 之 谓 大 丈 夫
    (2)柳 下 惠 不 羞 污 君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式不能屈。
    14.你认为柳下惠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吗?请说明理由。(2分)
    【答案】
    (1)A。
    (2)①此之谓/大丈夫
    ②柳下惠/不羞污君
    (3)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我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我的意志屈服。
    (4)是,柳下惠的“进不隐贤,必以其道”是甲文观点“不得志,独行其道”的具体体现。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5-17题。(10分)
    材料一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发射升空。这颗“收官之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侯、全天时、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我国为了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全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朋友圈”将持续扩大。(选自《中国日报网》)
    材料二 截至2019年底,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北斗三号系统定位精度在全球区域优于10米,亚太区域定位精度优于5米。完整的地基增强体系建成后,北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务能力。
    北斗在功能设计上要超过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欧洲的Galileo等其它导航系统。刘经南院士评价:“能实现通、导、遥一体化的,只有北斗。”譬如,北斗是全世界目前唯一一个能把通信和导航很好融合起来的系统。基于北斗的实时广域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用户可在没有通信覆盖的地区,如海洋、沙漠中,发送120个字的信息和自己的定位信息。中国中海达公司生产的“全球精度”星基增强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让用户在无需架设基站的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任意地点可获得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
    据《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国内的北斗产业重点布局芯片、终端、板卡、电子地图、运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2020年7月3日人民日报一篇时评文章介绍,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材料三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众多。如下图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这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几何式增长。2015年后,相关企业年注册量突破800家。截至2019年6月,全国范围内,卫星导航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100余家,是十年前的6倍多。
    
    15.根据材料一的有关信息,结合材料三的图表,推测2020年后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企业注册数量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3分)
    16.小刚和小林策划毕业后去沙漠旅行,为防被困,特意准备了一部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手机。请你调用材料二提供的相关信息,解释他们将手机装上北斗导航系统的原因。(4分)
    17.如果有国家试图打压北斗导航系统这一高科技产业,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会受制于他国吗?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
    (1)企业注册数量将持续增加。理由: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
    (2)北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即使被困,也能让搜救人员找到其所处的准确位置;在沙漠中没有通信信号覆盖的地方,也能发出120个字的信息,即使被困,也有利于外界了解具体情况,精准施救。
    (3)不会受制。理由: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掌握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率达到100%;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众多。
    (二)阅读下面议论性文章,完成18-20题。(8分)
    感悟成功
    ①5月,内地已是春暖花开,而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劲吹的暴风中却裹挟着纷飞的雪片。我同几个年轻的记者在青藏铁路沿线采访,正在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那片高旷的荒原上。接到省青联发来一条短信,他们正在编辑一本书,需要曾经当选过省“十杰”青年的人谈谈感想,来“感悟成功”。我必须说,在这样一个海拔高度上,在这样一个四顾皆空茫之处,“成功”这样一个词从手机屏幕上跳进脑海,真的容易引起一种虚无之感。
    ②但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一位欧洲古代哲人的诗句:名声看起来是多么美好,但这动听迷人的声音,不过是一曲回声。当我们谈论成功的时候,这样一种态度可能比一味的沉湎更有意义。这样的看法与态度,可能会使我们在面对所谓成功的时候,更加冷静与理智。对一个理性的人来说,成功是时代赐予的机遇,机遇总是暂时性的,所以,所谓成功,不过是重新出发时的一个起点,一个在同一行业领域中稍稍早于或略高于别人的起点。成功不是登山,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世界便不再有更高的山峰。更何况,也不会有一个登顶者,一直待在最高处。他必须下来,这是自然规律,是天道对人的一种制约。这种制约让人自省,让人感到自身力量的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局限。自然和历史的规律不会让一个幸运的登顶者在世界的绝顶处永远沉醉于成功的眩晕!所以,我想,感悟成功,就是感悟成功的内涵。
    ③成功者可能走向新的成功,成功者也可能在辉煌一刻后,走入永远的平凡。这里,就有了两种危险。一种,成功者头上套着光环,开始远离自己的事业,谋取更多的功名;一种,把短暂的成功当成永远的幻觉,犹如一个在过多的氧气中昏昏欲睡的人。其实,不同海拔氧气的含量早由自然规律做了规定,因为缺氧而眩晕,因为氧气过多而昏睡,都是人自身的不适应。自然界就用这样的方式提醒人类,并根据人类的适应程度优胜劣汰。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社会的机制也是一个永恒的法则,它制造成功,也制造失败。在用成功制造成功的同时,也用成功制造出更多的失败。所以,我想,感悟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今天,社会对成功者的所谓关注,过于注重成功本身,而不太关注走向成功的途径,这其实才是全社会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成功的方法与途径包含了更多的道德与伦理因素。所以,我想,感悟成功,就是要关注走向成功的途径。
    (文/阿来,有删改)
    18.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19.请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3分)
    20.请你从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其一,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内容,判断它能否作为选文的论据,并陈述理由。(3分)
    【链接材料】
    (I)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Ⅱ)我国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王选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答案】
    (1)就是感悟成功之后命运的各种可能走向。
    (2)首先,通过短信引出感悟成功的论题;然后,引用名言,提出成功是“重新出发的一个起点,是稍早或略高于别人的起点”的观点,并将登山者与成功者进行对比分析;其次,通过分析成功后的两种危险,论述“成功者可能走向新的成功,也可能归于平凡”的观点;最后,通过分析社会过于关注成功的现象,提出应更多地关注走向成功的途径。
    (3)示例一:我选材料一。能。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只是把它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与第②段中的“成功只是重新出发时的一个起点”这个观点相符。
    示例二:我选材料一。能。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没有沉湎于成功,而是继续努力,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走向了新的成功,与第③段中的“成功者可能走向新的成功”这个观点相符。
    示例三:我选材料二。能。一个科技工作者,如果沉湎于已有的成功,而远离自己的事业,那么,他的科技生涯就快结束了,与第③段中的“成功者也可能在辉煌一刻后,走入永远的平凡”这个观点相符。
    (三)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1-25题。(11分)
    朋友老卢
    ①第一次上老卢家走访时,老卢窝着身子懒洋洋地躺在破沙发上,一点都没有起身迎接的意思。
    ②其实老卢不老,不过四十出头。老卢的石匠手艺在村里很有用武之地,年头到年尾基本没得空闲,日子原本也过得有滋有味的。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老卢干活时不小心从屋顶滑落,伤了脊椎,从此干不了体力活,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成了贫困户一点也不奇怪。听村干部说,老卢原本性格挺好的,乡里乡亲相处得不错,伤了以后就变了,整天待在家里,不跟人说话,冷得像块冰。摊上老卢这样的贫困户,我还是有些嘀咕的。不过我想,只要我真心对他好,就算是块冰,也能够慢慢融化。
    ③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去老卢家,有时带些油米水果慰问金,有时空着手,老卢一律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跟我说不了三句话。不过,老卢家人倒是对我挺热情的。
    ④然而,有两件事让我有些生气。
    ⑤先说第一件事。贫困户家门口都要钉一张连心卡,金属的,上面写着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姓名及联系电话。钉的时候,老卢倒也没阻拦,只在一旁木然看着。然而,当我再次走访时,连心卡没了踪影。问老卢,老卢爱搭不理地说,不知道,你又没叫我守着。没办法,只得又去领了一张来重新钉上。可这次更绝,当我走访完下一户路经老卢家时,新钉的连心卡又不翼而飞了。将老卢儿子叫过一旁细问,却是老卢撬下来给扔了。责问老卢,老卢依旧冷冰冰的,咋不钉你家门口?对此,我也无奈,就算再钉上去,也得被老卢撬了。
    ⑥还有件事。老卢因干不了体力活,我便介绍老卢去我朋友厂里当门卫,老卢答应得很爽快,我当即给朋友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我说,上次跟你说的,我帮扶的贫困户到你厂里当门卫……才说这么一句,老卢就黑着脸打断了我,冷冷地说,别说了,我不去。弄得我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卢哪根神经突然短路了。然后是好说歹说的,可老卢油盐不浸,说多了,一句要去你自去。然后不再理我。
    ⑦这事以后,我对老卢便失去了信心,虽然依旧每周一次上户走访,或送慰问品慰问金,或帮着打扫卫生,或什么也不干,例行公事。都说帮扶干部要和贫困户攀亲戚交朋友,我自认为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可老卢从来没给过我好脸色。有一次,我还买了些鱼肉准备跟老卢一家吃一餐连心饭,可老卢拉长看脸硬是没给我做,并得我灰头土脸的。
    ⑧当然,老卢也从来没有麻烦过我。因此,当有一天我正在县里上班,接到了老卢电话,我心情格外好,估计是老卢终于有事主动找我帮忙了。电话里老卢支支吾吾,听了半天才听明白,原本老卢去市里办事,遭了小偷,已是身无分文。这事倒也好办,找个市里的朋友,安排老卢吃个饭,然后买张车票送上车便成。
    ⑨很简单一件事。然而,第二天上午,老卢突然出现在我办公室,进门便很诚恳地向我道谢,多少让我有些意外。更让我意外的是,老卢竟然跟我聊天,且聊得不亦乐乎。聊着聊着,我突然想起件事来,便问老卢,三年下来,虽然没帮什么大忙,但送温暖的事做了不少,自掏腰包也好几千块,可老卢你却从来没说过半个谢字,这次不过是举手之劳,怎么还登门致谢呢?老卢突然便有些腼腆,一会儿才说,你那朋友跟我说,你跟他说,我是你朋友,让他招待好了。
    ⑥这怎么了?我有些恍惚。老卢抬头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你说我是你朋友,没说我是贫困户。
    ①我心里一阵震动,不由得握过老卢的手,眼睛竟然有些湿润……(文/三石,有删改)
    21.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情节内容
    

    表神态的关键词
    

    老卢心情
    

    ①
    

    木然、爱搭不理
    

    不高兴
    

    不去当门卫
    

    ②
    

    生气
    

    没给“我”做连心饭
    

    拉长着脸
    

    内心排斥
    

    登门致谢
    

    腼腆
    

    ③
    

    2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卢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分)
    2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老卢)整天待在家里,不跟人说话,冷得像块冰。
    24.结尾写道:“我心里一阵震动。”请将此刻“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2分)
    25.这篇小说以帮扶干部“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
    (1)①撬掉连心卡;②冷冷(黑着脸、不再理我);③感激。
    (2)勤劳能干,有石匠手艺,“年头到年尾基本没得空”;自尊好强,难以接受贫困户的身份;诚挚感恩,我帮他的忙后,他登门致谢。(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卢待人的态度比作冰,表现老卢的冷淡以及对贫困户身份难以接受的郁闷心情。
    (4)不把贫困户当帮扶对象,而把他们真心当朋友,工作效果才好,才能真正贴近帮扶对象的心。
    (5)①小说由“我”来叙述“我”和帮扶对象成为朋友的故事,“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参与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我”的身份是一名帮扶干部,以“我”作为叙述者,便于带动读者深刻理解我国的“扶贫工作”,深化了小说主题。(答出一点即可)
    四、作文(50分,其中含书写5分)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其中的细节充满温情。譬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了很多这样的激面:护士陈钰浠为重症患者制作了“图解版护理需求表”,患者无需说话,只需点头或指一指就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医生刘凯在护送87岁患者去做CT途中,停下来问老先生要不要看一眼落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们,有时候难过得不知如何安慰患者,就拍拍他们的肩膀,握握手……
    这些蕴含着爱的画面,可能深深地打动了你。相信你也给予过或得到过特别的关爱,也见过不少这样温暖的画面。请根据你的感悟和联想,以“特别的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姚明有一次在演讲中说:“十岁左右,我刚接触篮球,罚球很烂。有一次,我的母亲和我的启蒙教练一边站一个,陪着我罚球,越罚我压力越大,但最后还是罚进了。那是因为我突然想到,我已经付出了那么多,我没有理由放弃,我必须要罚进,而且我必须要去面对。”
    姚明的演讲引起了你哪些触动和联想,请你以“勇敢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体(诗歌除外)不限;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