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是动词,迷漫是形容词。弥漫与迷漫都能用于视觉方面,弥漫还能用于嗅觉方面,迷漫则不能。弥漫意思是充盈,鼓荡;密布,扬洒;连绵不断;辽远或漫远;枝蔓多而冗长;蔓延;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出自王昌龄《采莲》。 ![]() 弥漫引证解释: 1.水满貌。 唐王昌龄《采莲》诗:“湖上水弥漫,清江初可涉。” 2.充满;布满。 南朝梁沉约《八咏诗·晨征听晓鸡》:“出海涨之苍茫,入云途之弥漫。” 3.充满;布满。 《宋书·符瑞志下》:“宣城宛陵广野蚕成茧,大如雉卵,弥漫林谷,年年转盛。” 4.连绵不断。 《三国志·吴志·徐盛传》:“文帝至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 5.引申为辽远。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窣堵利瑟那国》:“途路弥漫,疆境难测。” 6.枝蔓,冗长。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应以一言蔽之者,辄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弥漫重沓,不知所裁。” 7.蔓延。 巴金《寒夜》十五:“夜在发白,雾弥漫到岸上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