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历年真题 >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6-07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黔东南州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语文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首(qiáo)   果(pú)    乳未干(xiù)
    B.息(shào)   字(tié)   揉造作(jiǎo)
    C.刻(juān)   午(xiǎng) 见不鲜(shuò)
    D.首(qǐ)     粮(dùn)   模两可(lé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告罄:尽、空    走头无路:尽头    心无旁骛:追求
    B.喧嚣:吵闹,喧哗   怪诞不经:荒唐、离奇   沓无消息:远得看不见踪影
    C.莅临:到   拈轻怕重:抓、捏   坦荡如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D.矜持:慎重,拘谨   花团锦簇:丛集、聚集   潜滋暗长:滋润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黔东南州招商代表团与深圳某跨国公司经过几轮艰难谈判,最终一拍即合,达成投资协议。
    B.一些境外势力与香港反中乱港分子沆瀣一气,刻意将香港立法污名化、妖魔化,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C.创新扫黑举措,严查官黑勾结,从严从快惩处黑恶势力,是当前各级公安机关责无旁贷的责任。
    D.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一-起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确保凯里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多个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本句句意明确,无语病)
    B.“当脱贫攻坚的号角一遍遍吹响,背上行囊再出发,向着幸福奔跑!那些藏在心底的柔献,终将支撑我们去远方!”(句中“号角”、“行囊”、“远方”都是名词)
    C.在斯科特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经济发展”是主谓短语:“基本前提”是偏正短语)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核酸检测”。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
    ②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
    ③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
    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A.①②③⑤④   B.④①③⑤②   C.④⑤③①②   D.①④⑤③②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20年5月11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电视热剧“花繁叶茂”,取材于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拍摄地为贵州遵义枫香镇,讲述的是贵州新时代干部群众携手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故事。
    B.透过电视荧屏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
    C.是躲在房间里悄悄打游戏呢,还是认认真真上网课?刚从父亲手里接过手机的周强竟然犹豫了好一阵子。
    D.走出去,才有摩托换汽车的可能:走出去,才有瓦房变楼房的梦想:走出去,才有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希望。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既要有一个恰当的标题,也要合理安排正文结构。消息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B.《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因其同时兼有史学与文学价值,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分别有不同的称谓,如: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不感,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称耳顺,也称花甲之年,七十岁称古稀,也称老耋之年。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也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舞台提示组成。《屈原》是由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入选教材九年级下册的课文则是这部戏剧的剧本节选。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敗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甲】[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隆中对》节选)
    [注释]①陇亩:田地。②《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③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耿时齐桓公的国相。乐额,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③颖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⑥先主:指刘备。⑦卧龙:这里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⑧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⑨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组是(3 分)
    A.躬耕南阳(介词,在)
    B.先主诣亮(连词,就)
    C.此贞良死节之臣(形容词,熟悉)
    D.将军宜枉驾之(动词,拜访)
    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致,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B.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喻诸葛亮出众才能,对人物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
    D.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
    11.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分)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4分)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15分,共2小题)
    12.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小题,选做4题,多答以最先4题计分,共8分)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
    (3)____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蔽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4)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范仲淹在《渔家做.秋思》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正面揭示了自己与征人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又不愿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6)地处现代都市武汉的黄鹤楼是美的,唐代诗人崔颢在其《黄鹤楼》中通过著名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缠绵无尽的乡愁:今天的黄鹤楼依然是美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逆行者”们齐集武汉,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使命,将个人的思念与乡愁深埋心底,留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跨越时空的黄鹤楼再次定格成为一道令世人惊叹的别样风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1)-(3)题。(7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
    1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 分)
    1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共8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7题。(12分)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生机。
    ——摘编自百度百科“地摊经济”词条
    材料二:
    地摊经济的突然火爆不能不说与今年的疫情有关,通过恢复地摊经济这种最便利、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底层经济活力被认为是当务之急的方式。地摊具有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特点,“地摊经济”确实可以起到促进就业、增加消费的作用。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给予“地摊经济”合法地位。这一提议被认为是建议地摊经济合法化,同时将地摊经济合法化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地摊经济火爆,对地摊为什么爱恨交加?地摊经济如何规划和重构?》
    材料三:
    地摊经济一放开,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
    比如,近期成都等地放开马路经济,给流动摊贩“松绑”。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个,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复苏了城市烟火气,也让经济逐渐恢复景气。
    但是,热话题也需冷思考,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人担心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担心绝非多余。
    过去,一些城市的监管者过于苛刻,对摊贩缺乏起码的包容,而现在,一些地方又过于宽松,缺乏基本的治理。从一些媒体披露的场景看,有些地摊存在脏乱差等问题,满目狼藉,确实令人不敢恭维。热度不成的地摊经济,会不会被紧急叫停?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这裕如,这是一种能力。”同样的逻辑,对地摊经济也是一样。应奉行这一一治理思路,放开不是放手,也不是放松,而是讲究“有序”二字。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比如有的划定固定摊位,有的提出摆摊应有时段限制,还有的要求经营食品加工的必须办理健康证。
    ——摘编自《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
    材料四:
    重启地摊经济后,一些地方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的夜市经营没几天就因“脏乱差”被有关部门要求关停整顿。从各地反馈情况看,地摊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垃圾乱扔,道路被堵,假劣太多。
    基于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地摊经济应进行升级。提起地摊经济,很多人眼前会浮现出城管与摊贩在街头不断上演的“猫鼠游戏”,这也让人将地摊经济与穷人经济、低端经济、落后经济挂起钩来。所以,想要发展地摊经济,必须要进行观念更断,要改变人们此前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其进行去污名化。要让人们认识到,地摊经济同样是正常的经济形态之一。它更加贴近一教市民生活,更能体现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地摊也可以干净卫生,也可以出精品,健康发展的地摊经济同样可以成为“城市风景线”。
    历史上的地摊经济,存在门槛低、价格低、质量也相对较低的情况。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都显著提升。如果地摊仍只提供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很可能无人问津,因此,地摊经济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不仅要提高货品质量,追求价廉的同时也要尽量做到物美,而且要做到整洁卫生,健康安全,服务到位,地摊经济升级,除了摊主努力,还需要政府助力。各地政府要真正认识到地摊经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将其当作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来建设,既要精细管理又要优质服务。政府部门要深入了解地摊经济经营者、参与者、消费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方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外,可以结合发放消费券等财政支持手段,引导、刺激人们在地摊经济方面增加消费。
    ——摘编自《地摊经济“烟火气”该是什么味》
    16.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顶是(3分)
    A.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已不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B.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给予“地摊经济”合法地位,这提议说明地摊经济已经合法化。
    C.推行“地摊经济”要做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里的“收”即是强调“有序”。
    D.历史上的“地摊经济”,存在门槛低、价格低、质量也相对较低的情况。
    17.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请概括出“地摊经济”火爆的原因。(2分)
    18.重启“地摊经济”后,一些地方暴露出了“垃圾乱扔,道路被堵,假劣太多”的问题。请从材料四中找出对“地摊经济”进行升级的具体措施。(3分)
    19.某学校门口常有许多摆摊卖早点的户外经营者,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请你代相关管理部门拟写出四条管理办法。(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共4小题)
    父亲的车后座
    张风芹
    ①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
    ②凝视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样涌过来,漫过心海。
    ③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疑在婉蜒的乡间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候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枣、香瓜、......年动的我们只懂得填满我们贪吃的嘴,哪里知道那是父亲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廉价卖。就为能买到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④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他的劳苦,更承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⑤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渣跑得无影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载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
    ⑥等到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做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者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烧饼举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却从来都不舍得咬上一口,
    ⑦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每年,麦子收了,父亲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威鸭蛋,刚开封的西瓜酱。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了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蹬车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坐在父亲车后座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
    ⑧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次后座特别宽敞,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放假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回家吧!这车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
    ⑨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留下那辆新崭崭的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⑧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
    (选自2020.05《特别文摘》,有改动)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是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B.第⑤段划线句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父亲对“我”参加抽考比赛的重视,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C.第⑦段中,父亲面对“我"的埋怨并不生气,是因为父亲脾气好,不和“我”计较。
    D.这是一篇叙事收文,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父亲车后座有关的几件事,流露出浓浓父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具有援动心弦的力量。
    21.文章以“父亲的车后座”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22.文中“我”的父亲一路颠簸为“我”送吃的,让“我”“两眼含泪”,我们所学课文《背影》中,朱自清在望父买橘时同样流下眼泪。请联系原文说说二者的泪水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3分)
    23.“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 车后座,父亲就悄悄离去了”,文中父亲的悄悄离去,给作者留下无尽的思念。读完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把它写出来。(3分)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12分,共4小题)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一次以“关注我们的视力”为主题的全校性主题班会活动,并要求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
    在第25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6月5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眼健康工作进展及成效。
    今年爱眼日的宣传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2019年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2018年主题是“科学矫正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从近年的宣传主题看,儿童视力健康一直备受关注。
    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调查数据看,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情况不乐观,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在目前近视尚不能治愈的条件下,必须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从预防着手。
    [材料二]
    2017年-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调查年份
    

    小学生近视患病率
    

    初中生近视患病率
    

    高中生近视患病率
    

    2017年
    

    37.1%
    

    60.4%
    

    69.8%
    

    2018年
    

    38.9%
    

    65%
    

    72.2%
    

    2019年
    

    41%
    

    67%
    

    78%
    

    [材料三]
    记者从教育部网站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部拟认定并命名北京市东城区等83个地区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天津市北辰区等30个地区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其中,贵州省凯里市入选“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入选“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24.阅读[材料一]后请你将2018年全国爱眼日宣传主题词“科学矫正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内。(3分)
    25.请你认真阅读[材料二]中的调查统计表内容,然后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图表中的信息。(3 分)
    26.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黔东南州已入选“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作为试验区青少年学生中的一员,请你就如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向全州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27.某班在开展“中国经典名著《水浒传》阅读活动”中,要求大家重点关注“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个相关活动任务。(4分)
    (1)请你从下列给出的故事情节中,准确选出与鲁智深本人无关的一项(2分)
    A.火烧草料场    B.大闹五台山    C.倒拔垂杨柳    D.拳打镇关西
    (2)请你用简要语言概括《水浒传》中“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2分)
    五、作文(60分)
    28.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 分)
    题目一:
    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让你久久不能相忘;总有一些鲜活的记忆,值得你品味珍藏;总有一些不经意的期许,让你魂牵梦绕;总有一些未曾涉足的美景,让你心驰神往;总有一些失意,让你迷茫困惑;总有一些成功,让你欣喜若....那些逝去的时光,见证了你的成长,那些即将到来的日子,又让你重新憧憬新的梦想。
    请以“那些_______让我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放下
    要求:
    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一,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20年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1.D
    2.C
    3.B
    4.A
    5.C
    6.A
    7.C
    8.C
    9.B
    10.D
    11.①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可以)指日可待了。 ②(诸葛亮)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们并不承认这件事。
    12.(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3)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5)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6)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3.停宿
    14.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
    15.“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16.B
    17.①“地摊经济”能有效提高底层经济活力;②“地摊经济”可以起到促进就业、增加消费的作用。
    18.①要进行观念更新,改变人们此前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其进行去污名化;②不仅要提高货品质量,做到价廉物美,而且要做到整洁卫生,健康安全,服务到位;③还需要政府助力。
    19.示例: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摆摊;搞好摊位周边的环境卫生;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不得大声喧哗……
    20.C
    21.“父亲的车后座”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父爱的象征,以“父亲的车后座”为题,为作者抒写父爱找到一个巧妙的切入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22.文中的“我”和朱自清先生一样,感受到父亲的无私付出是出于对孩子真挚的爱,内心既感激又心疼,这泪水中包含着感动和对父亲深深的爱。(意思相近、表达清晰、语言流畅即可)
    23.示例:生命易逝,珍惜当下,多与父亲沟通交流,让父亲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正值青春期的我们 要抓住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好好回报父亲、孝顺父亲。(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不要求统答案,符合主题,文从字顺即可。)
    2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5.近三年来,随着学生学段提高和学生年龄增长,学生近视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意思对即可,三个信息概括得分点分别为:逐年增加;学龄(或年级学段)增加;近视患病率与前面两项同步增加。
    26.示例:①增加户外活动是目前公认的预防近视的有效手段;②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电视等;③保持正确的坐姿;④书本与眼的距离要保持一尺……
    27.(1)A (2)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豪爽直率、脾气暴躁、重义轻财、不拘小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