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回望过往,我们从“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不以物喜,_____”中感受到古人的气节和胸襟:从“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中领悟到古人的雄心抱负;从“____?归雁洛阳边”“_____,嬴得生前身后名”中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 展望未来,我们要如杜甫《望岳》所言“_____,_____”,锐意进取,敢攀高峰;如李白《行路难》所言“_____,_____”充满自信,驶向理想彼岸。 【答案】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不以己悲 自缘身在最高层 乡书何处达 了却君王天下事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bá 涉,经历惊心动魄的“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 陆在火星表面。这是甲 的场景,这是令人自豪的时刻。 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中国航天器首次登陆火星,就毫发未损过关,令世界乙 。这背后,是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这短短几分钟,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卓越创新的智慧。 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再接再厉,丙 ,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 ![]() ①________(A.跋 B.拔) ②________(A.zhē B.zhuó)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__(A.振聋发聩 B.振奋人心) 乙________(A.惊叹 B.惊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 ②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 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④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答案】 (1)①A ②B (2)甲B 乙A (3)【示例】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4)A 二、阅读(7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形式以五言为主,间或七言,句式富有变化。 B. “驿外断桥边”点明梅的生长环境偏僻,“更着风和雨”突出其处境恶劣。 C. 词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写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 D. 词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咏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4.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 【答案】 3. C 4. 【示例】“碾作尘”喻指作者屡遭挫折,“香如故”突出强调其心志始终如一。这两句作者以梅自比,表现不惧厄运、坚持正义的精神。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①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②,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疡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②宾:顺服,归顺。 5.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 简:________ (2)不宜以一国之望 宜:________ (3)会连卒 会:________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B. 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C. 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D. 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 (2)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8. 诸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答案】 5. ①. 选拔 ②. 应当 ③. 适逢 6. B 7. (1)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连做什邡县令。 (2)利税收入很多,有助于弥补国家的财政需用。 8. 第一问:①南方诸郡不服。②认为其他将领的才能不如自己。③不辜负先帝托付。 第二问:诸葛亮接受王连劝谏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走老山界 谭谈 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 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 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 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 如今,有一个汉子,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有删改) 9.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走访老山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 B. 第3段联想丰富,描绘了一幅娇美动人的雨后山景图,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 C. 第6段作者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 D. 文末“取款机”喻指野茶林给山民带来持续经济收益,写出了山民的获得感。 10. 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1. 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1)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赏析加点词语) (2)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赏析句子) 12. 文章写老山界时,还提及陆定一的《老山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3. 结尾处为什么说“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 ![]() 【答案】 9. C 10. 第一问:最浓烈、最灿烂。第二问: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春访老山界的期待与向往。 11. (1)“拜会”指拜访会见;用语正式、庄重,表达对老山界 ![]() (2)将溪水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崖石间溪水的奔流之美及溪水所象征的能屈能伸、一往无前的品格之美。 12. 点明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的途经地,为下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之路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历史感;有助于读者联系《老山界》理解本文的深层意蕴。 13. 第一问:“新长征路”指老山界乡村振兴之路,老山界人新长征的胜利需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 第二问:暗示老山界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揭示了标题中“春”的深层含意。 (四)(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体育设计的亮点所在。 一些体育设计,以“立象取意”的方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择取适合的文化意象,突出赛事特色,展现国家形象及城市性格。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会徽的设计灵感都源于“冬”字。申办时,更加强调实力、文化和承诺;举办时,更侧重“以运动冬奥会申办标识员为中心”的理念,表达对冬奥会以及每一位运动员的重视。因此,申办标识更写实,而会徽则更抽象、更有运动感和力度。由此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设计,并不是一味拷贝、堆积传统文化意象,而是对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图①:北京2022年 冬奥会申办标识 ![]() 图②:北京2022年 冬奥会会徽“冬梦” ![]() 图③:北京2022年冬 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伴随时代发展,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不断改变,设计也必须随之而变。“面向未来”应成为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设计不仅要融入新技术、瞄准新空间,也要面向新受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主要受众群,是“00后”甚至“10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吉祥物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在设计吉祥物“冰墩墩”时,设计团队以熊猫为原型,用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赋予整体形象以“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寓意,展现出浓浓的科技感。北京冬奥组委还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微信表情包,让吉祥物“动”起来,走进大众生活在设计体育图标时,考虑到移动终端传播效果与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团队同样选择将源于篆刻、古文字的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动画,既展示出现代冰雪运动的蓬勃生命力,也让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认识。 未来,促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新创造,将不断为世界体育运动贡献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 (摘编自林存真《中华美学赋彩体育名片——谈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 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与会徽的设计灵感来源相同,而寓意不尽相同。 B. 末段在前文正反对比论证基础上,得出体育运动有文化价值的结论。 C. 文章图文并茂,三幅图片与相关论述相辅相成,增强论证 ![]() D. 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论述中国体育设计,视角独特新颖。 15. 文章第3段论证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要“面向新受众”,使用了哪些事实材料?请简要列举。 16. 文章主要表达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 B 15. ①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设计出有科技感的吉祥物“冰墩墩”。 ②北京冬奥组委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微信表情包。 ③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将体育图标由二维图形转化 ![]() 16. 第一问:中国体育设计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二问:从体育活动特点、设计追求与时代特点、受众需求两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 (五)(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春节,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借助数字虚拟场景技术,体验革命先辈突破重重关卡与大部队会合的场面……福建省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发生过古田会议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数不胜数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二: ![]() 材料三:
17. 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社会关注革命传统教育,不少家庭选择红色旅游,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B.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重视规划与开发,红色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 C. 李华一家如果制订龙岩红色之旅的攻略,可以考虑去古田会议会址红色旅游区。 D. “重博文物会说话”点击量一个月内超2亿,得益于传播方式,与从众心理无关。 18. 红色旅游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 19. 如果要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你有哪些建议?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硬件、文创、宣传、服务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回答。 【答案】 17. D 18. ①体会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理解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②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传承红色基因。③增进对革命历史的了解,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9. 【示例】 硬件:升级改造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如建造用于再现革命历史场景的视听体验馆。 文创:开发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新的文创产品,如文化衫、水杯、折扇。 宣传: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如举办手绘红色旅游地图趣味赛,推出红色专题电视片。 服务:利用新技术提供数字化服务,丰富旅游体验,如推出馆内人工智能导游。 (六)名著阅读。(6分) 20.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答案】 ①. 罗切斯特 ②. 龙王的雨是私雨,红孩儿的火是三昧真火。私雨是凡水,三昧真火是仙火。虽然都是在五行之列,却不是一个级别。凡水不能灭仙火。 ③. 我认为宋江能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都是典型体现,各路英雄对宋江都顶礼膜拜,天下无论识与不识,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他有很大的凝聚力,将众多好汉团结在他的周围,稳坐帅位,这就是他幸福的体现。 三、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 1935年6月,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这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眼里涌满泪水,立即脱帽致敬,周围所有人也一样,面对这尊低矮却无比高大的“雪雕”,一只只右手五指并拢,举向帽檐,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由衷的敬意。 材料二: 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县工作了十五年,带领全县人民“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把一个荒漠化的孤岛变成了海上绿洲,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三四万人捐资,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这些故事感动了我”为标题,写一篇演讲稿,用于“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校园主题演讲比赛。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