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醉翁亭记》《游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1-05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四)、文言文阅读
    (本题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许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饁妇,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释)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3.(2分)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于泉上  临:靠近
    B.醉翁之不在酒    意:情趣
    C.心乐之          窃:偷偷地
    D.学者能八面玲珑  诚:的确
    14.(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亭翼然临泉上者/悬挂竹枝竹叶间也
    B.醉翁意不在酒/静坐久
    C.立岸傍/其一坐于前
    D.山水之/心窃
    15.(2分)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断两处)
    千 古 文 章 之 道 不 外 于 是 岂 独 画 乎
    16.(4分)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
    17.(4分)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13.A
    14.A
    15.千 古 文 章 之 道/ 不 外 于 是/ 岂 独 画 乎
    16.(1)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第二天,路过前往拜访那户人家,看见琴、书、茶几、坐席等一应用具都是一尘不染,泛发出一片豆绿的色彩,大约是竹子的翠绿光芒映射到其上的缘故。
    17.(1)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2)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分析】
    1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A项中“临”的意思是“居高面下”。
    14.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于:在/在
    B.之:的/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
    C.犬:狗/像狗一样
    D.乐:乐趣/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
    1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及一些固定句式。由易到难,由大到小,层层划分。本句找出反问句的标志性句式“岂……乎”和表示判断的标志性句式“不外于(乎)……”,判断出在“岂”和“不”前分别断开。
    1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 得,领会;寓,寄托。
    (2)次日,第二天;访,拜访;盖,大约;故,缘故。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概括能力。(1)紧抓题目要求“由中望外”,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抓住关键句子“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用原文回答即可。(2) 把握作者情感态度,先了解散文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和关键句子分析。甲段中,“尤美”“蔚然而深秀”“水声潺潺”等词写出了山水之美,间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又直接抒发了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中,“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写山水之美,间接写出作者对山水的喜爱,“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比喻中更透漏出此情感,最后加以议论“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由此悟出“千古文章之道”——“八面玲珑”,即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或欣赏。
    参考译文:
    【甲】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乙】昨日游于江上,看见茂密修长的竹子数千株,竹林其间建有茅屋,隐隐有棋声和茶香从中飘扬而出,心底为之暗暗高兴。第二天路过前往拜访那户人家,看见琴、书、茶几、坐席等一应用具都是一尘不染,泛发出一片豆绿的色彩,大约是竹子的翠绿光芒映射到其上的缘故。静静地坐了许久,从竹叶的缝隙中向外面望去,看见了青翠的山和宽阔的大江,江上飘荡着帆船和渔艇,又有一丛丛的芦苇洲,耕作着的人和前来送饭的妇女,还有两个在沙滩上嬉戏的小孩儿,狗则谨慎地立在岸旁,就像一个守护着的人。这简直就是小李将军的画中之意悬挂在竹枝和竹叶间。从外面望里面,是一种感受;从里面望向外面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我认为,做学问的人的确能从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画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