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如何学好历史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学习历史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这样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复习中考历史要结合今年时政热点对历史教材主干知识进行重组。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如何学好历史
    中考历史学习方法
    学会看书
    中考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和中国的古、近、现代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这里要求的学生会看书,是融会贯通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瞧:1.看标题,目的是为了寻找线索,了解每一课的结构;2.看标题的提示,寻找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3.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善于归纳
    归纳是指将众多的或零散的历史知识,按其同类进行梳理,可长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赖老师。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归纳的好,条理清晰,弃繁就简,效果自然就不寻常。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介绍唐文化的这一内容时,有学生制作了下面一个简表。这样全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
    商鞅变法
    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3.三国经济:魏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台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