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相当于非条件反射。)实例:蜘蛛结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蜻蜓点水、乌贼喷墨汁等。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相当于条件反射。实例: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设法取高处香蕉,鹦鹉学舌,海豚表演节目、老马识途等。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一)人的生殖和发育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结构: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2.受精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昆虫的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2)昆虫的发育特点: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 ①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若虫(幼虫) →成虫三个时期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蝉、豆娘、蜻蜓等。 ②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如家蚕、蜜蜂、莱粉蝶、蛾、蝇、蚊、蚂蚁等昆虫。 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区别: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蛹阶段。 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幼虫时期。 (三)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植物的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
 (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DAN上有许多基因。 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控制性状的最小单位) 3.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1)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2)母亲排出一个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父亲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生男生女决定于父亲精子的类型。 4.认同优生优育 (1)优生优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5.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6.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1)人工选择培育:如选择培育高产奶牛.(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2)杂交育种:如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的小麦 ) (3)太空育种(基因突变):如培育太空椒。(普通甜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八、生物的多样性 (一) 生物的多样性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1)分类依据主要是生物的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 ①植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是重要依据。 ②动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分类单位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2.细菌和真菌 (1)细菌的形态结构 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结构:单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 没有成形细胞核, 营养方式:异养。 生殖方式: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 (2)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每个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还有大型真菌蘑菇等。 营养方式:异养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分裂生殖;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孢子生殖。 3.脊椎动物(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1)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 (2)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4.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基本措施,植树造林是防止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3)意义: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人类提供更多种类的生物资源和科研材料。 (二)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1.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的进化的证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生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的进化: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物) 动物的进化:(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 。 2.生物进化的观点 (1)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