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马说 千金求马(2021河池)

http://www.newdu.com 2022-03-23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千金求马》)
    【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期年:满一年。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鸣之不能通其意/安事死马捐五百金
    B.食不能尽其材/千里马至者三买
    C.真无马邪/首五百金
    D.骈死槽枥之间/涓人言君曰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执策而之(面对)
    B.之不以其道(马鞭)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同“返”,返回)
    D.天下必以王为能马(买)
    (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甲】文托物寓意,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乐,把未被发现的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C.与【甲】文的以议论为主不同,【乙】文以记叙为主,叙述“涓人”用重金购买死马的头,刺激各地献来宝马,不满一年即成功收获好几匹千里马的故事。
    D.【甲】【乙】两文都涉及“千里马”,然而千里马的境遇却迥乎不同。【甲】文中的千里马被埋没,【乙】文中的千里马受到重视。
    (4)把【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5)有人认为【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阐述。
    【答案】
    (1)A
    (2)B
    (3)A
    (4)①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②古代有一位国君,用千金的代价去买一匹千里马。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还是买不到千里马。
    (5)示例:我认同局限性这个观点。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如同痼疾,是很难避免的,因此作者的希望很难实现。在当今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了宽松的育人环境,我们在大展宏图的同时考虑的是如何增长自己的才能,为民为国做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