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历史考点:近代西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近代西方 24、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 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2)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项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25、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 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26、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7、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 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 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 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 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8、“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 (1)一个核心和中心: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 (2)两个阶段: 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三个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 (4)四方面影响: 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 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29、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 (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 (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