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22年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做阅读题的流程(2)(2)

http://www.newdu.com 2022-06-20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4)排比:增强语势,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议论文中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表达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
    结合语境分析结合内容分析语意的变化(主旨、人物心理性格、感情等)从修辞、语气、句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句式: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不能换,“××”用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如果换成“××”,就没有这种效果了,所以不能换。
    15.文章用典的赏析
    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三是言简意丰。
    16.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一般说出三条。
    ①内容上:
    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
    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②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
    ③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④从写作手法上: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
    17.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问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