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22年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小说答题技巧

http://www.newdu.com 2022-06-20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小说答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2.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情节各部分的作用: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