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农业区位因素 1.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气候 |
光照 |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
如棉花分布于光照充足的地区 |
热量 |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 |
如冬小麦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春小麦分布于中温带和寒温带 |
降水 |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
年降水量﹥800mm,宜发展水田农业年降水量400—800mm,宜发展旱作农业年降水量200—400mm,宜发展畜牧业 |
地形 |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
坡度﹤25°,宜发展种植业;坡度﹥25°的山地,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
土壤 |
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
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黑土适宜种大豆 |
水源 |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市场 |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
交通运输 |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
园艺业、乳畜业等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
政府政策 |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
机械 |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 |
化肥 |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
良种 |
使单位产量提高 |
冷藏 |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
2.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