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时代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近代科学文化蓬勃发展,逐渐繁荣起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从此进入“电气时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生活环境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近代科学文化: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家,推动了近代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科学的认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此期间,文学艺术也进一步走向繁荣,涌现出巴尔扎克、贝多芬、梵高等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 【核心考点】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人类社会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德国人本茨制造出汽车、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等。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 4.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激化和环境污染。 5.牛顿的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6.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7德国天才音乐家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是《向日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