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2023年初三化学知识要点总结:第二单元

http://www.newdu.com 2022-11-1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二单元:空气
    1.组成:N2 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
    (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 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氧气的性质和制备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b.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查—装—定—点—收—离—熄。
    c.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4. 常见气体的用途:
    (1) 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 氮气: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5.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2)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 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