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兴趣 由于电学内容贴近我们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电学知识的学习中有很多的实验,其中不少的实验学生可以自己找器材,自己设计完成,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了的设计实验的水平, 二、,夯实基础 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多、散、要辨析清楚、固记脑中。 (一)关于电路 电路部分要记住电路的形式、状态、及组成部分。 1.联、并联 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根据定义;(2)根据电路路径法;(3)拆除法;4)开关作用法;(5)节点法。 2.路、开路、短路 电路中出现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 (二)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 1、概念辨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是电流的形成定义,简单便于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越小。 2、表示符号 电流、电压、电阻三物理量分别用I、U、R表示,而单位表示字母分别为A(安培)、V(伏特)、Ω(欧姆)。 3、工具的使用 (1)、电流表 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工具,使用时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而从负接线柱流出,禁止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线电源两极上。选择合适的量程。 (2)电压表 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工具,使用时必须与待测电路并联,电流也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 (3)滑动变阻器 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由于滑动变阻器上有四个接线拄使用起来就要注意了,接线柱选择一上一下连入电路,串联在电路中,鉴于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在使用前,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 (三)电功(W)、电功率(P) 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电功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消耗电能的多少,也取决于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四)快速识别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图 电路图的识别?,概括为口诀一段:把电压表放一旁,跟着电流走一趟;遇到分支为并联,没有分支为串联。去表法中去的是电压表,注意去后分析清楚电路连接方式后还要一个个的加上去,看它们分别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要熟记以下规律,加深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解起题目来方可得心应手。| 1,三个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联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 。2,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电功定律 4,焦耳定律 电流流过某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四、疏通关系,构建框架 在掌握了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想法疏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物理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快速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列式解答。 (一)重要的计算公式 1、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公式 串联时:I=I1=I2U=U1=U2 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 并联时:I=I1=I2U=U1=U2 1/R=1/R+1/R(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O/n????) 2、欧姆定律:I=U/R 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①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②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Ω③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电功公式:W=UIt 电功率公式:P=UI 。 4、焦耳定律:Q=I2?Rt (二)单位的换算 只要牵扯到计算的地方就少不了遇到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完成的正确与否,直接确定最终计算的是否有效,因此一定要注意单位及换算。 五、加强训练, 电学知识的巩固理解,熟练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养。 六、善于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题,归纳总结规律,注意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及时查缺补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