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这个主题的作文,大部分同学写不好(5)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03:09:34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煮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己……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的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的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选自《教师报》) 【技法点拨】 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话题作文思索方法 “化大为小”就是善于在一个大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那么我们该如何“化大为小”呢? 1.扩展话题法 扩展的方法主要在添加一些限制性成分,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后,文章选材、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极便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如以“起点”为话题作文,就可在“起点”前通过增加修饰限制成份的方式来达到细化切入的目的。如“旅行的起点”“人生的起点”“事业的起点”“学习的起点”“长跑的起点”……有了这样的思路,再深入下去,便会有进一步的收获,如“车站、码头、空港是旅行的起点,出生是人生的起点,参加工作是事业的起点,入学发蒙是学习的起点,起跑线是长跑的起点……” 2.提问话题法 围绕话题,多提一些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写作的思路会越来越来明确,愈来愈深入,较小的写作切入口就形成了,能顺利地实现“化大为小”。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作者就话题作了提问,“诚信”是什么?回答是“真正的财富”。于是篇《真正的财富》就与读者见面了。 4.沿展话题法 沿展是从话题的本义出发,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挖掘话题的意义,由表及里、由浅而深,不断扩展和深化话题的一种审题方式。 例如以“网”为话题作文,在明确“网”的本义基础上进行引申,意义再抽象一些,指“像网一样的东西”,如蜘蛛网、电网、球网、网巾、网兜等。进一步抽象“网”还可引申为“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这种意义的“网”常见的有通信网、交通网、宣传网、情报网、关系网、法网等等。如此联类而及、不断引申将会产生一种多米诺牌效应,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网”的各种意义有相当充分的了解,寻求其中一个容易引起兴奋或易于驾驭的角度切入,自然会文思泉涌。 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善于摸索和总结,套用话题、大而无当的审题毛病就一定能够克服,审题时思维不畅、定势老套的现象也会消失,写好话题作文才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中三年的数学定理
- 下一篇:中考英语重点语法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