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01:09:44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01 学霸的解题思路 其实最先想到的是:这道题我有没有见过?? 然后是有没有见过类似的题目。 再然后将考题和见过的那道题目关联一下。 如果都是否定的,那么才会转到波利亚或者其他人所说的流程中的,什么转化条件啊之类的。 我原来也一直以为“数学思维”啊什么的,当然这个东西确实很有用,但后来才发现,做得快、用来解决80%的考试题目的,说到底就是因为见过。 数学不好的人,一个是见过,但没有记住,太多人都是这样的。另一个,是没有“抽离出模型”。 所以,“穿着黑色西服的张三”和“穿着黄色马甲的张三”,在他们看来是两个人,但在数学好的人看来是一个人。 这个“见过”是瞬间完成的,对于绝大部分题目都可以一瞬间完成,所以一般不察觉,我原来也不察觉,直到后来有人问我:“我也按照你所说的,什么条件转化之类的,为啥我做不出来呢?(或者为啥我还是想不出来咋做呢?)” 哈哈,其实我是运气好蒙对了!!!我竟然不敢相信……然后分析思路的过程,发现: (1)对于大部分题目,40%~50%是因为做过太多类似的题目,所以直接就瞬间解掉了。比如高考的第一道选择题,集合题,你要谈什么“数学思维”吗? 所以,做过、见过类似的题目,这个是根基。解题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所以,看到题目的第一瞬间,一定是“是否见过这道题”或“是否见过类似的题目”,只不过这个思路太快,所以被忽略了。 (2)有30%的题目,大概是“可以通过转化,很快归到已经做过的类似题目”上。 我想起一个笑话,说有个数学家失业了,去当消防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然后总管考他:“如果有个房子着火了,按照什么步骤去灭火?”这个数学家很流利的回答出来了。 总管很满意,就开了个玩笑,问数学家:“那么如果你看到一个没有着火的房子呢?” 数学家说:“那我就把它点着了,这样就转化成一个已知的问题了。” 虽然是笑话,但我觉得,其实解题的时候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这样。这些题目,虽然表面有一些不同,但很容易用“模型”进行控制。不过是绕了个弯而已。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物理知识点顺口溜,建议收藏
- 下一篇:中式小吃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