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11:09:1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集体劳作 两汉时期:铁器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模式运用 隋唐时期:曲辕犁是耕作技术发展的典例 2、生产工具:石器(远古居民)→青铜工具(商朝、西周)→铁犁、牛耕: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战国时期广泛使用,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曲辕犁、筒车:唐朝 3、水利工程:大禹治水→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修建,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天府之国”之称→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江南运河、秦渠:秦朝→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会通河和通惠河(京杭大运河):元朝。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4、主要农作物: (1)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 (2)最早种粟和蔬菜——半坡原始居民; (3)从西域引进葡萄、石榴、胡麻、胡萝卜等农作物——汉代丝绸之路; (4)北宋引进占城稻,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5)明代引进玉米、甘薯等高粮食产物,引进马铃薯、花生等 5、农学巨著: (1)《齐民要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2)《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手工业 1、青铜铸造业: (1)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夏朝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时是灿烂时期;西周种类更加丰富; (2)代表:司母戊鼎: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2、丝织业: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丝织品运到欧洲,丝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③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苏州、杭州、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中心,明朝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 3、棉纺织业:宋代时从海南岛兴起,元朝时棉纺织业发达,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松江是元、明两代的纺织重心 4、制瓷业: (1)唐朝: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2)北宋: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制瓷业重心( 3)明朝制瓷工艺更加高超: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5、造船业: (1)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2)北宋时,指南针制成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 (3)明朝郑和下西洋,航海规模大、路程远,显示出了明朝造船业的发达 6、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 ②古代手工业大致可以分为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 ③官营手工业主要面向皇室和贵族,基本上不属于商品生产 ④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稳固的自然经济形态 ⑤私营手工业集中于城镇,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私营手工业始终未能摆脱封建制度的阻碍发展成为工场手工业的水平 三、商业 1.战国时措施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2.秦朝时措施 (1)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2)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3)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3.西汉 (1)措施 汉武帝:a.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b.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c.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2)商业发展表现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4.隋朝时措施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5.唐朝时商业发展表现 (1)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2)出现繁华的大都市。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6.两宋时商业发展表现 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1)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其人口多达百万。 (2)海外贸易繁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3)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7.元朝时商业发展表现 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8.明朝时商业发展表现 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