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3)


    9.清朝
    (1)措施
    清朝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商业发展表现
    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0.我国古代货币制度的演变
    (1)秦朝: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2)西汉: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隋朝:统一南北币制。
    (4)两宋:使用纸币——交子。
    11. 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国家政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开展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增加,需要交换,这就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开展
    (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货币的统一与发展: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
    (5)政府采取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及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外商业贸易的发展
    12.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趋势
    (1)商业场所变化:从城市——草市——专业化集市
    (2)交易内容变化:从土特产品——农副产品——手工业品
    (3)交易媒介变化:从无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纸币
    (4)交易领域变化:从流通领域——生产领域
    (5)商人组织的变化:从血缘——地缘(商帮)
    (6)交易范围扩大:明清长途贩运出现
    13. 全面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1) 出现时间:明代中后期出现,清朝缓慢发展
    (2)产生的基本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最早出现的地区和行业:江南(苏州、杭州);丝织业
    (4)主要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出现
    (5)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14.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真题专练
    1.(10分)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代篇】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分)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
    (2)材料二的诏令表明了元世祖治理国家的什么态度?(1分)元世祖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1分)
    2.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1分)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2分)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1分)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3.材料解析题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贵(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