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4)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四: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读图1、读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反映了战国的商鞅变法,请问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捻”?
    (3)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的繁华,请举出一个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5)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1、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分)
    (2)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1分)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1分)
    2、
    (1)牛耕;百家争鸣;
    (2)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3)人口南迁;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4)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恰当的经济政策(治理);战乱;人口增长等(有理即可)
    3、
    (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重农抑商。
    (2)唐太宗;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3)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原产于北方的作物如小麦、大豆在南方大量栽培;粮食
    作物特别是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经济作物如棉花大量栽培等。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4)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推广棉花种植;治理黄河水患等。
    (5)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等的提高,国家政策的促进,统治者的重视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