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复习提纲》(4)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11:09:0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作用: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3、十六国: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2)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景象。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 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②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 ③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手工业: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东晋在淝水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 2、改革的原因(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①494年迁都洛阳; ②改说汉语; ③改穿汉服; ④改用汉姓; ⑤鼓励与汉族联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3、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易错点
- 下一篇:做好三步,历史材料题准能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