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学地理知识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实例(2)


    
    
       “安徽地处长三角地区的纵深腹地,有着区位、产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自主品牌,发挥后发优势。”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米运生博士说:“选择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虽说选择了艰辛,但也选择了发展后劲。”
       2、支柱企业要“顶天立地”
       在“九朝古都”河南洛阳,笔直的建设路上由东往西10里长的道路旁,洛阳铜加工、洛阳轴承、中国一拖、中信重机、河南柴油机等5大企业一字排开。这就是“共和国长子工业一条街”,“一五”建设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安排在洛阳,这5大企业名列其中。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的诞生地。从计划经济的襁褓到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一拖也曾彷徨过。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一拖生产的大型拖拉机失去了用武之地,一拖人有点懵了。近年来,一拖提出“三分四层”的思想———让子公司分兵突围、分块搞活、分兵挺进,着重解决体制性矛盾;通过4个层次集合竞争优势,着重解决结构性问题。“分”激发了活力。公司的营销、产品研发等引入市场机制后,客户反映10多年的小拖轮变速杆操作不便问题,仅用3天就解决了。2004年,一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一拖的4个“老街坊”也经历了市场竞争大潮的起落,现在心情舒坦多了。中信重机的装备水平、制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同2003年比,2004年公司销售收入翻番。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的大管大棒生产线改造和异型铜带扩能项目,使企业的装备水平大大提高,出口产品增加了4倍。他们研制的用于集成电路的新型引线框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其产量占到国内总量80%。
       洛玻集团自主开发的0.7-1.3毫米超薄玻璃,结束了我国超薄玻璃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我们1.1毫米超薄玻璃国内市场占有率65%,超薄玻璃对企业利润贡献率超过40%。
       “共和国长子工业一条街”,是洛阳工业的一个缩影,在度过几年艰难的“工业挣扎”后,一大批洛阳“国”字号的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重焕青春,通过从“制造”到“创造”的一跃,再次叫响全国,带来了洛阳市工业增速和质量的明显提高。
       中部地区有着众多老工业基地。有专家指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七、辽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2004年是辽宁全面实施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开局之年。辽宁省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培育“两个基地”、发展“三大产业”的总体思路:“一个中心”即以大连为中心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两个基地”即把辽宁建成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三大产业”即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2005年是全面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一年,辽宁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方面,着重抓好的一个环节就是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两大基地。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的标志性产业。可以说,辽宁工业能否重振雄风,很大程度上系于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辽宁将加速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建设沈阳、大连两个装备制造业集聚地。钢铁、石化、建材等原材料工业,要立足现有基础,搞好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中国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和新型建材基地。
       八、海南:风雨过后见彩虹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南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引进外资成片承包,系统开发,综合补偿”的“洋浦模式”轰动全国,洋浦成为当时最被看好的投资热土。一时间,大举南下、蜂涌而来的热钱,将海南一块块烈日烘烤下的地皮,迅速炒热,几近沸点。然而急剧膨胀的肥皂泡破灭往往更迅速。东南亚金融危机雪上加霜,外商纷纷撤资,热闹的开发区,变得门可罗雀。好不容易招来的项目一个个的撤离了,工厂停产了,厂房都空着。大起大落之后,留下了一处处“烂尾楼”、半截子工程。
       海南人逐渐意识到,特殊政策、优惠条件已不能包打天下,滥占耕地、盲目开发无疑引鸩止渴,特区要想迎头赶上,必须扬长避短,用科学的理念引导经济发展。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把洋浦确定为临海大型资源加工型工业和大型保税物流中转中心,主要是从5个方面,一个是把它发展成一个油气化工加工基地,第2个定位是浆纸纸制品加工工业基地,第3个定位是电力工业基地,第4个定位在石油的储备和货运贸易中心,第5个定位在保税物流中转中心。
       上大型石化、造纸产业,会带来污染,海南对这样的项目一举一动都变得慎之又慎。在金海浆纸厂,这里的"绿色循环"处理系统把过去的污染源已经变废为宝:生产过程中残存的木屑和木粉等都进行燃烧利用;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作为堆肥植树造林,处理过的废水完全可以达到灌溉标准而加以利用。工厂所有固体废弃物都将被回收、综合再利用。从营林、采伐、种树到纸浆的生产形成了一体化的运作机制,不对环境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可以说让造纸成为了真正现代意义的绿色产业。
       在洋浦,每个企业都有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资金投入。金光纸业这个世界级的造纸巨头,环保投资超过20亿元,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标准远低于国家标准,甚至低于欧洲标准。中海石油则实现了污水处理数据一天24小时监控不间断档。 在海口药谷,容易产生污染的原材料生产几乎被完全杜绝。
       新型工业化使海南自上而下经历了一场“绿色”工业革命,同时拉动了海南新一轮投资热潮。目前,洋浦在建和投产的工业项目达到了30多个。印尼金光集团投资95亿元建设的100万吨木浆项目已经正式建成投产。这个项目拥有两条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一制浆生产线。由中国石化集团投资113亿元的800万吨炼油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230多亿元。
       九、东部新跨越:东部人向海水“淘宝”显成效
       为缓解经济发展受资源制约的局面,我国东部地区努力探索突破“瓶颈”之路,向海水“淘宝”已有显著的成效。
       1、海水淡化
       山东省黄岛电厂和天津市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了我国首台日产3000吨的自主知识产权海水淡化设备。该设备利用发电厂产生的蒸汽,对海水进行多次蒸馏,实现海水淡化。这套系统热效率高,只需30余摄氏度的温差,就能用1吨蒸汽蒸馏产出10吨淡水;水的纯度好,制水成本每吨约4.7元,与开发自来水的实际价格相差无几;主设备完全国产化,价格低于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这台设备一诞生,国外厂商在我国海水淡化设备招投标价立即下降。
       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正成为许多人的共识:随着规模扩大和技术完善,海水淡化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淡化水质好,市场前景看好;海水淡化装置热销全球,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海水淡化还可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海水倒灌。
       2、向大海要电
       缺电是东部地区的又一大烦恼,尤其是夏季用电高峰,电力供应非常紧张,常常拉闸限电。为缓解这一状况,东部部分地区从海水中提取制冷和供热的能量,从而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
       在青岛市发电厂,科技人员正在从事为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场馆应用做试点的海水源热泵项目。据介绍,这个项目的技术原理就是利用海水温度冬季比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空气温度低的特点,用少量的电能从海水中提取热量和冷量,达到采暖和制冷的目的。利用海水做热源的热泵空调系统,在北欧及北美等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水源热泵技术的关键是海水的输配和处理,目前国内已掌握此项技术。据了解,海水源热泵一套系统可以同时做热源和冷源,要比电锅炉供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其运行效率比传统空调系统提高40%至60%。
       十、福建:再唱山海经
       工业上山,打造工业梯田的新景观。对于福建来说,是创举,是无奈,更是必须。
       虽然临海,但福建更象一个山区大省。山地丘陵占到整个陆地面积的82%。绵延的武夷山脉平行海岸线,横亘整个福建。一边是狭长的沿海地带,一边是广袤的山区腹地。沿海虽然迅速繁荣,但有限的空间无法容纳更多的经济要素,如何接纳汹涌而来的投资热流?工业规划用地已基本用完,剩下的只有农民的耕地。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保护好耕地。怎么办呢?所以他们想到了工业上山,建造工业梯田。福州,泉州,漳州,三明等地纷纷改变战略,大举实施工业上山。他们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对所有的工业区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力争使山上的条件和山下的条件一个样。到目前为止,包括沿海山区在内的全省山区约有4万亩工业用地利用了山坡地,占新建项目用地的1/2。人均耕地只有不足0.6亩的福建年牢牢守住了1829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而整个福建的工业经济却稳步前进。
       农田保住了,工业上马了,福建的工业上山战略初见成效。可贵的是,生态环境同时也受到了保护。他们充分利用缺少植被的荒山,并对上山企业的性质做出选择,避免重污染的企业上山,同时卫生、排污、绿化也都跟上,使工业上山后,许多山区环境不仅没有变坏,反而变好了。
       工业上山本身是一项发展策略。但是在这个策略背后反映出来的以人为本,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理念,它们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十一、软实力铸就中部崛起硬动力
       中部是华夏文明发祥地,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岳阳楼都在中部地区。河南省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举手触摸秦文化,抬脚踢到汉砖瓦。山西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人们耳熟能详的有河南的中原文化,湖南、湖北的楚文化,安徽的徽文化,山西的晋文化,江西的红色文化和道教文化。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的今天,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中部地区珍稀的文化资源将为中部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中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红色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绿水青山是最宝贵的财富。”山色葱郁、风景秀丽的江西正在打造长珠闽的“后花园”,秀甲天下的名山大川成为亮丽的“名片”,红红火火的旅游经济为江西带来了滚滚财源。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革命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近年来,井冈山在大力挖掘红色文化的同时,充分利用绿色优势,以绿衬红,催生出一批诱人的山水景点,兴起一股红色旅游开发的热潮。据江西省旅游局统计,2004年江西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红色旅游总收入77亿元,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的30%,红色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2.2%。
       2003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湖南韶山市投入6亿多元用于景区开发和城市建设。下大力气对毛泽东故居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将鳞次栉比的一批宾馆、饭店夷为平地,再现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景致。
       从韶山到井冈山,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中部六省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孕育了井冈山精神、太行精神、刘胡兰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丰富的精神营养。近些年来,这些革命老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了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旅游资源的顺利对接,经营出一个个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品牌,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晋商、徽商文化呼唤传统诚信美德
       自明清以来,北晋南徽,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同为全国各系商人之首。晋商、徽商能够纵横天下数百年之久,有很多原因。其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商德彰著,诚信为先。诚信作为个人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诚信作为社会准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现在,要做到人人诚信,既需严肃的法律环境加以保证,同时又需要宣传和教育加以培育。所以对晋商、徽商在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精神加以总结和宣扬,很有意义。
       3、文化强省催生支柱产业
       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安徽、湖南等省都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亮点频闪,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河南以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历史文化为特色,开发的古都游、黄河游、功夫之乡游、寻根游、赏花游,已成为独具中原历史文化特色的品牌。江西省围绕绝特山水、红色摇篮、陶瓷艺术和道教文化四大特色,瞄准东南沿海,推进旅游休闲后花园建设。湖南省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在全国掀起一股文化湘军热潮,仅长沙市2004年文化产业销售收入就达到280多亿元,成为带动长沙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十二、上海:智取华山
       大上海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世人的目光。新一轮发展中,上海在做些什么?
       2004年,上海市决策层运筹科学发展,提出“科教兴市”。这一提法似乎平淡无奇,甚至略显陈旧,但当此之际,大上海重举科教大旗,不是冷饭回锅,而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旧瓶里装的已是新酒:提高发展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华山天险一条路”,上海的面前只有这条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