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地理特级教师王能智(4)


    为了巩固,她择日发下卷子测验。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懂。怎么回事?她沉住了气,好吧,再仔仔细细地讲一课。她觉得自己讲得够清晰了,这回该懂了吧!
    发下卷子再考,还那样。“气死了!”海燕说。
    她说不仅生气,而且伤心,感到自己白付出了。
    她说她体会到了,学生要是不用功,不好好学,老师用功有什么用?后来王老师告诉我,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就出在我的努力上。
    “你以为你这样做可以节省学生摸索的时间?其实,这摸索是不可取代的。”王能智说。
    她说:“真是奇怪,我知道不能给学生答案,我并没有给学生答案,我给了学生一个清晰的过程,一条捷径,为什么不行呢?”
    “可是,你给了学生一条最短的路线。”
    “这有什么不好吗?”
    “那是直线。”
    “直线不是捷径吗?”
    “任何正确的答案或者方式,都是通过曲折探索才得到的。探索的过程是一条曲线。你想想,你也是通过曲曲折折才找到一条最短的路线,对吗?”
    “是的。”
    “但现在你不想让学生曲折,你省略了曲折,就好比抽走了学生通往目标的阶梯。你自己曾经攀着它爬上去了,你上去了,就抽走了阶梯,学生就上不去了。你仔细体会体会。”
    那些夜晚,朱海燕体会到了灵魂出窍,体会到了当教师可不是录音机,看到了一个教育的汪洋大海……她觉得王能智不是老教师,更像新教师,相比之下自己23岁倒像是老了。她感受到一种青春气息在重新把她召唤。
    她凝望着王老师给她画出的那条探究的曲线,明白了学习的过程其实天生就是通过正误正误才在大脑里生长出果实。你不让他体验错误,其实他得不到正确。
    她看到自己的问题了。中国古代教育就曾有“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之说。现在她觉得有一个比喻更能形象地描绘自己的滑稽,比如说,你是给他酒,还是让他自己去酿?
    不应该是酿好了,然后才告诉他这是好酒。
    他喝不下去你就灌他,使劲地灌,那他非醉不可。
    想到这儿,她就笑了,笑得很开心。
    她还想到,关于错误,那不是尽量避免犯错误的问题,而是错误是不可缺乏的。你没有体验错误,就只能得到错误。
    从前她也曾经为自己该怎样讲课发愁,现在她觉得不必为此发愁了,而是要学会让学生讲。不是一般地说要给学生留有空间,而是要去开发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宽松的空间里成长。
    现在她能注意到有的学生不愿说,怕出错、怕暴露、怕被笑……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要笑容满面地像对待正确一样对待他们的出错,这真是个陶冶性情的事情啊!
    要特别留意让那些很少说的学生说,他不说你不知道他在哪儿。从前她不知道学生在哪儿,自己就滔滔不绝地说,现在她能警惕到,所谓“跟不上”,关键是第一个台阶没上来,他就跟不上。跟不上他就不跟了,就放弃了,就在等待下课。你得让他说,才能把他带上第一个台阶,才能继续往上带。所有这些,都是基本功。
    ……
    20世纪90年代,北京在教育改革中极为关注的话题是:培养一个优秀青年教师要多少年?这个话题有过影响广泛的讨论。这话题其实是基于师资资源已不能满足当今需要才提出来的。
    1996年,北京市教育系统13个学科开展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朱海燕荣获个人全能奖。同时,石景山派出的3名选手朱海燕、张爱娣、曹彦彦(都是师从王能智的青年教师)获得全市总分第一,夺得团体冠军。
    此举可窥见,北京市评价教师的标准已在尝试不用应试教育的尺子来衡量。王能智的弟子夺冠,说明已有了向新教育转变的步伐。在这里,“师资资源”的概念并不是说首都北京缺教师,而是面对着事实上存在的教育难题,时代需要新型教师。2003年,北京市在教师节隆重向社会推介模范教师王能智,亦可见王能智开发师资资源的努力,是可以代表北京市这一阶段教学的创新水平的。
    继续讲一个发生在2000年的故事。
    曹彦彦这年29岁,升任京源学校副校长,仍承担地理课教学。这年一开学,王能智同她设计了一个课题《今年春游去哪里》,希望吸收数学、语文、外语、历史、生物、计算机、政治,包括地理,共8个学科的老师参加,试图通过这样的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多学科融合的探究性学习”。
    各学科的老师对王能智都挺尊重,但觉得这地理课把腿伸到野外尚可理解,为什么还要把腿伸到这么多学科里来呢?讨论时,老师们也各有说法。比如,数学老师说,对旅游点做客流量趋势分析,需要用到“数学建模”,但初一刚学代数,高中的学生都不见得能运用这一方法。语文老师说,要说服大家为什么去某地春游最好,这需要议论文的本领,但初一上的是记叙文,初三才上议论文,现在怎么讲议论文呢?……老师们都跟曹彦彦关系不错,于是说,我们可以配合你,但这毕竟是你地理课的事,要让我们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是不现实的。总之愿意“友情接受”,不愿有多大的投入。
    “开完这个会的那天黄昏,老师们都走了,我和王老师坐在黑暗中。能说老师们固守在自己原有的心智模式上吗?他们说教学要循序渐进,难道没有道理?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王老师说,先干起来吧,把题目告诉学生。理论上还说不清的事,实践会告诉你。”曹彦彦这样回顾道。
    于是她告诉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提出方案,最后大家投票,得票最多的入选。学生们听明白后立刻兴奋起来。
    王力小组7个同学选择了沿着北京城中轴线考察的旅游方案,这条线从最南端到最北端,承载着北京城历史上最重要的各大建筑,他们去论证,皇帝没有用标语说皇权至高无上,但用建筑体现了皇权至上。在这些建筑中凝聚着怎样的历史内涵和建筑知识?他们知识不够,就去请教历史老师、政治老师。要用数学方法分析故宫的客流量趋势,不会,就去请教数学老师。他们还在电脑上做出网状的图来表达线路选择的优势,试图用定量的方法来说明他们的观点。起初,这也不会,就去请教计算机老师。
    “老师,求求您,教我们吧!”
    各科老师都突然“遭遇”到同学们空前的求学热情。老师们感动了,固有的心智模式开始动摇,被学生的热情熔化。奇景出现了,老师被学生发动起来。
    语文老师开始辅导学生说服别人的技巧,生物老师开始教给学生如何制作植物标本,还有的同学要求英语老师帮助他们增添英文解说,以增添吸引力……有些知识,有些方法,老师自己还未必懂,那就赶紧学,学了好教给学生。
    所有的组都学会了在电脑上制作软件,公认这是将来发表方案时最基本的竞争平台,否则你就“免谈”。如此一来,计算机老师“会不会累死?”不会。王力小组学会在电脑上作图了,其他组的同学都去向他们学,大家就都会了。
    孙宁霄问:“两人一组行吗?”
    老师说行吧。
    孙宁霄就与郭钟铃两人一组。他们选择去密云县看司马台长城,认为司马台长城是“奇、险、峻”之最,此去还包括考察密云水库,参观“京都第一瀑”,时间两天一夜。他们在软件里插入了动画,设计出几点从学校出发,电脑里就出现了小汽车,走到哪儿是第一站,标示出路途多长,需多少时间,几点几分到达……动画的引入立刻在班上引起轰动。
    很快,别的组也学会了,大家都插入了动画。
    一天,羡辛同学给软件加进了声音,大家又去向她学,都加进了声音。
    大家都学会了合作,而且不仅是小组内部的合作。不仅是8个学科的老师教学生,同学间也有无穷的交叉联系,总在互相学习。“同学们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会由于竞争的原因而保密,而是乐意告诉别人,也乐意向同学学。”
    为这次春游,他们准备了一个多月,学到了过去几个学期都未必能学到的知识,比如他们再看手里那本计算机课本,就说是小儿科了。
    曹彦彦说:“我除了给他们一个题目,就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给他们钥匙,我办公室的电脑、电话,让他们随便用。二是不断告诉他们某个组的新创造,说完你就不用管了,他自己就会去找那个同学学。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
    董琦提出了一个去延庆考察“天漠”的方案,她说那地方周围都是绿地,中间出现一块沙漠,那是从天上飞来的?她说我们想去探究那片“天漠”的成因,并把出游设计得充满神话般的迷离色彩。
    全班51个同学分成7个小组,提出7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包括家长的智慧,每一个方案都很有吸引力,如何决断还真是个难题。
    投票的时刻终于到来,教室静得就像考场,只有笔和纸接触的声音。揭晓,只有两个人的孙宁霄、郭钟铃小组获胜。两个同学蹦起来,叫着,快乐得无法形容。
    “接下来我只做一件事,就是给他们一张某个旅行社的名片。”曹彦彦说。
    此后,孙宁霄先从网上查出密云县所有宾馆、招待所和旅游景点,然后逐个打电话,了解设施条件和价钱……做完了这些,才使用老师交给他的那张名片,给旅行社打电话。后来旅行社的人告诉老师,你这个学生太厉害了,宾馆里要能洗澡,大巴上要有电视,该有的都有了,哪里哪里,什么价格,他比我们还清楚。我们拉你们这一回,几乎就没有钱赚。
    出游之日到来了。过去,老师会担心学生吃得好不好,有什么不安全,会不会不守纪律,这次,到哪儿要注意什么问题,孙宁霄都嘱咐了,看上去,他好像比大人更怕出事。以前,早上什么时候起床,都是老师叫学生,这次都是学生叫老师:老师,该出发了!老师,该吃饭了!
    “这次大家投他的票,他非常珍惜。”曹彦彦评价孙宁霄时不知不觉地从说他是个男孩说到他的成人,“他那么负责,我敢说他将来成家后一定是个很负责任的男人。”
    就这一次经历,孩子们真的长大了许多。今天他们已进入高中,仍久久挂念着还有6处没有去的路线。家长也说,孩子都说总有一天还要聚在一起,那6种方案都要去走一趟。到那时,我们也跟孩子一块儿去。
    京源学校的老师们都被感动了。汇报会上,许多老师都没想到自己会为一次春游活动流下眼泪,他们要求学生们把7个春游方案软件都放到校园网上去。学生们放上去了,老师们相继把这些方案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里去细细品味。
    “理论上还说不清的事,实践会告诉你。”现在想想王能智这句话,多么有力。
    进入21世纪,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专项拨款近百万元,由王能智领衔,建立了一个面向全区各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研习班,这是个融合了13个学科的教师培训组织。
    京源学校的历史教师安丽萍是学员之一,她珍藏着两本连环画笔记。我问缘由,她说是学生画的。
    其中一个学生叫季鹏。安丽萍说他上课爱说话,爱画小人,就是不爱记笔记。以往老师碰到这种情况,通常是把学生画的东西没收上来。安丽萍琢磨,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一天,她发现季鹏又在课堂上画小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记笔记?”“我都记住了。”“哎,你画得不错。要不,你就用画来记笔记,行不?”
    季鹏果然用画图代替笔记。
    安丽萍说,我看了眼睛一亮。虽然画得比较粗糙,但构思不错,很有趣,这种形式在班上独一无二。我赞扬了他,同时对他说:就是文字表述太少,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是在图上有所提示,没学过历史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多少年后,你自己再拿起来一看,这就是历史。
    “那天他特别虚心,特别诚恳地接受了我的意见。从那以后,他坚持了下来,越画越好。”安丽萍说。
    一天,安丽萍对季鹏说:“就用你画的笔记,一页一页给同学们讲讲,怎么样?”
    季鹏同意了。安丽萍说,我至今记得那天他讲的情景,班上特别静,大家都听得非常专注。我一边听,一边想,当他构思这些图时,并不是机械地抄我的板书,而是把那些历史事件在他心中反复酝酿,变成了“酒”,是知识内化了之后才产生这些图的。所以他讲得都很到位,也很简洁。他这么一页一页地讲下来,等于以非常形象的形式,带着全班同学复习了一遍,同学们一看一听都记住了。
    “我喜欢。我记得特别牢。”有同学说。
    安丽萍说,这是学生对我的教育,孩子自身有很好的学习能力,有无穷的创造力,你让他发挥出来,不得了!
    又一天,在另一个班,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看鲁西不听课,在画小人呢!”我一看,我都讲到后面了,他还在画前面。我对他说:“你可以把画补充得更完整一些,把情节连续起来,但现在你先收一收,课后再干。”
    后来,我索性问大家,班上有没有人喜欢画画的?请举手。一看,举手的有五六个,有男孩有女孩。我说,你们既然喜欢,就可以用画画代替记笔记。不久把笔记本收上来一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5个同学画同一内容就有5种样子,绝不雷同。我真是眼界大开,从这里我再一次看到孩子的思维特别敏捷,如何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真是太重要了。
    这些孩子的学习都非常好,初中读完相继考到市重点高中去了。学生毕业前夕,安丽萍对季鹏说:“把你的笔记留一本给老师做个纪念好吗?”季鹏就把他受到鼓励的那“第一本”送给了老师。
    “这是我们京源学校第一本连环画笔记,我会向下一届、再下一届的同学展示。你是开创先河的!”
    “安老师,谢谢你!”
    “我谢谢你!”
    那以后,安丽萍不仅利用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让他们记笔记,还让学生以这样的表达方式做单元小结。她说,从前我做小结时对我认为比较容易的问题比较忽略,但学生的小结就能针对他们自己的弱项在小结中体现出来。也有我认为是比较难的,一些学生却认为不是难点。让学生自己做小结,可以发现学生的不同情况,再针对不同情况帮助他。安丽萍表述的已经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再后来,安丽萍不但让学生带着学生复习,有些课就直接让学生去讲。比如初三的世界史,安丽萍问学生,对“二战”这一块了解比较多的有哪些同学?举手的多是男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