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学地理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


    2.转折深入。谁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主要国家?绝大多数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现在在世界各大洲中的地位如何?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指导学生阅读图8.25“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图8.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图8.29“非洲的黑人原居住地和外来移民”,首先完成“活动”提出的要求。
    ①找出本区东西所临的海洋;本区在非洲的相对位置,从而掌握地理位置的特点──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②找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区(撒哈拉沙漠、三大高原、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和主要河流(尼罗河),从而掌握本区地形特点──高原大陆,地势特点是东部和南部高,中部、西部(及本区北部)低,东部和南部高原上分布着许多狭长的湖泊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③找出非洲的黑人原始居住地,从而了解黑人原始居住地多在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和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相比要优越一些──气候既不太干燥,海拔又不太高。这里的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的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给学生提供非洲物产分布图、非洲矿产资源分布图、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图(或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说一说这些欧洲人为什么移民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人的到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组活动交流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问题:黑种人从非洲迁向美洲的历史经过是怎样的?学生在小学学过这段事实──殖民主义者掠夺资源和物产、贩卖黑奴、大量移民进行长期统治。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总结,简要介绍本区悠久的文明史和“政治地图的变化”,使学生了解黑人几百年来的苦难历程,了解非洲人民所进行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成就。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1.引入新课。复习本区气候特点和矿产特点、主要物产和矿产、由政治斗争引出经济贸易斗争的内容。要求学生阅读图8.30和8.31,解释分析“初级产品”的概念后,进一步提问:“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哪一种价格较高?哪一种价格较低?举例(如咖啡豆与罐装咖啡粉)说明本区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为什么吃亏?”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弊病。
    2.活动参考答案
    (1)活牲口、可可豆、咖啡、原油、木材、金刚石、铜是原料,牛肉罐头、皮鞋、巧克力糖、钻石戒指、汽车是工业制造品。
    (2)加纳主要出口产品是可可、木材与矿物,主要进口产品是交通设备及机械、杂类制品、食物、化学物品等;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工业原料的价格,所以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等工业制成品的国家经济收入较高,单纯出口可可、木材与矿物等原料的国家经济收入较低。
    3.关于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出路,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启发学生把殖民主义者的长期劫掠与统治,同现在的经济控制(利用粮食和工业品作为手段)连贯起来思考,最终说明殖民主义者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控制与剥削是本区初级产品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经济部门是摆脱单一经济困扰的惟一出路。
    4.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有关科特迪瓦的案例(或发给学生一些补充材料──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南非、加纳、尼日利亚的经济腾飞)。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科特迪瓦大力发展多元化农业和多种经济的好处;撒哈拉以南非洲一些国家经济腾飞的经验。
    【人口、粮食与环境】
    1.为了加强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可先由殖民地经济影响下的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引出粮食问题。也可直接提问:“本区农业生产以什么为主?哪一类农作物的生产比较薄弱?”学生根据目前非洲连年饥荒、粮食歉收的事实很容易得出答案。追问:“造成粮食问题日益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带领学生完成P72“活动”1和2的要求。
    教学过程可由图6.13、图8.33和图8.34入手,先引导学生看本区的几条重要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哪些地方、哪些国家,最后明确本区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大陆,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本区气候主要有三种热带气候。教师应抓住赤道、回归线和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对应关系。关于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及高山气候的分布知识可略讲,以避免知识松散零碎,重点不突出。关于气候形成原因的讲解深度不要超过前面的“世界气候”和“我们生活的大洲”,可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来掌握。气候知识的重点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本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其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在本区分布的面积最为广大。可让学生细心观察“热带草原的湿季”和“热带草原的干季”直观图像,导出随着季节的变化热带草原上的稀树、草本植物、作物组成了的两种截然不同景观。由此,再让学生讨论两种景观的变化与降水多少的因果关系,降水量变化与风向变化的因果关系,最终得出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
    在热带草原地区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干湿两季的风和降水明显不同。干季,风来自内陆,干燥少雨,有的年份,干旱季节时间延长,湿季时间缩短,或者连续几年干旱,就容易形成严重的旱灾;湿季,风来自海洋,降水丰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