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大气运动》


    [考纲下载]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应用。
    3.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及特点。
    4.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
    5..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考情分析]
    1.结合热力环流、风向、风速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相应的图表资料,考查大气运动的形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2009年高考:广东12~13;广东文基43;上海文综18)
    2. 以等压线图、模式图及近期的台风、寒潮、沙尘天气等材料考查大气运动的成因、风向及风力的大小。(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3~4;山东文综3~4;天津文综10~11;上海13)
    3.以图表资料、热点地区、热点事件等为背景材料,结合地球运动等知识综合考察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的判断、成因及影响。(2009年高考:广东19~20;海南10~11)
    4.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气温、降水资料考查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的成因、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09年高考:上海33;海南22)
    [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考情分析等略)
    1.大气运动      ,能量来源      。
    2.大气的受热过程:(1)削弱作用(2)保温效应。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并用所学原理解释以下大气现象。
    (大气上界)
    (地面) 
    (1)太阳日出前、日落后,天空仍是明亮的             。
    (2)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
    (3)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
    (4)深秋燃烧秸秆防霜冻                   。
    3.热力环流:
    (1)概念:                          。
    (2)原理:绘制下图甲乙两地间的环流状况,并绘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  
    丙            丁      (高空)   
    甲(热)         乙(冷)   (地面) 
    (3)表现:
    ①小区域: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要求:绘示意图呈现)
     
              
    

②大尺度: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要求:绘示意图呈现)
    
    

三圈环流示意图
    
    


    东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环流
    (红笔表示7月,蓝笔表示1月,并呈现不同季节亚欧大陆及太平洋气压中心及其名称)
    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影响因素                             
    (2)绘出以下风向:
    100(hp)
    1002
    A          B       C          D    1004
    1006
    (北半球高空)  (南半球高空)  (南半球低空)  (北半球低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