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年级历史教案:“贞观之治”(2)


    2、解决完成课堂学习的困难
    询问:完成塑造唐太宗的艺术形象这一任务有没有困难?主要困难是什么?
    方案A
    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不了解唐太宗的困难,就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2个子目,出示阅读提示:
    (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2)“贞观之治”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在学生阅读教材时放《阳关三叠》的古典音乐
    □学生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观点。
    学生应该有兴奋的情绪,如果情绪不高,教师继续铺垫
    学生的主要困难可能是不了解唐太宗,也有可能学生说没有困难。如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困难,学生就带着阅读提示的三个问题阅读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方案B
    如果学生认为完成该任务没有困难,出示方案A 中的三个问题检验学生对基本历史史实的掌握情况。学生遇到哪个困难就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的内容 3师生梳理基本历史知识
    逐一解决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出示板书
    唐朝的建立:
    618年 李渊 唐高祖 长安
    “贞观之治”:
    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治国方针: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善听正确意见。
    统治措施 :4条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归纳:我们借助教材第2课“贞观之治”,基本上对唐太宗有了大致的了解,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在每位同学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请你们设计一个与“贞观之治”相关的场景,反映你心目中的唐太宗的形象。 4、创作唐太宗的艺术形象。
    再次出示问题:创设一个与“贞观之治”内容相关的历史场景,采用你喜欢的艺术形式,如电影、戏剧、舞蹈、绘画、漫画、小品等,表现你心目中的历史人物——唐太宗。可以只谈构思、设想。
    要求:讨论准备时间6分钟,建议从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统治措施中考虑历史场景。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集体创作。
    随学生活动,播放《阳关三叠》,学生在古典音乐的熏陶中完成自己的构思、设想和创作。
    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指导学生,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表现唐太宗,多种形式地塑造唐太宗。 □学生活动学生可能在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时答不出来,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获得基本的、正确的历史史实。
    学生在古典的玄乐中阅读课文部分内容
    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应掌握“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的基本内容。通过解决阅读提示的三个问题,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
    特别注意“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统治时出现的安定、繁荣的局面,而不是他采取的方针、措施。学生自由组合,3—5人为一组,设计自己印象中的唐太宗形象,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确定历史场景及内容,小组内讨论,迅速构思,做设想,时间6分钟左右。
    学生在了解唐太宗及“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后,才能创作、塑造唐太宗。本活动的目的既要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还要学生迁移知识,调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教学过程 5、成果共享
    刚才同学们在组内进行了快乐的创作,现在将你们的快乐贡献出来让大家分享吧!请各小组交流自己的设想、构思或作品。
    如果你们的创作选择的是表演类,一定要注意表演的技巧,不要背台,面向绝大多数的同学,台词要清楚,简洁。
    交流时要介绍自己选择的艺术形式,设计的历史场景及内容是什么?塑造的唐太宗是怎样的艺术形象?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个人或者小组的设计与构思,时间在10分钟左右。通过同学们的交流,一个少有的明君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过他不是历史上的明君第一人,还有谁与他比较相似?
    ↘学习讨论
    历史不能重演,但历史可以假设。
    1、出示问题1: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即位后是否也会吸取隋亡教训,采取类似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成为千古帝王的治世楷模?
    组织学生讨论,辩论。
    □学生活动
    学生广泛交流。教师及时肯定、鼓励、表扬学生的设计或创作。
    对于合理的设计、想象,加以肯定,对于不和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要注意纠正。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倾听他人意见和观点的养成教育。
    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已经学过的历代帝王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勤于政事方面,有禹可以相比;关心民众的疾苦,轻徭薄赋方面,有汉文帝可比;重用人才方面,伊尹可比;政绩方面,汉武帝可以与他相比;综合来看,汉文帝可以与他相比。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可能出现三种观点:1、认为李建成即位后也可能吸取隋亡教训。理由主要是,自己打的江山社稷,要珍惜,要稳固,前朝的教训历历在目。2、认为李建成不会采取类似唐太宗的措施,因为他正是不善于纳谏,导致了“玄武门事变”的
    □教学过程通过我们的辩论,有一点比较清楚,唐朝的统治者必须吸取隋亡的教训,否则,江山社稷将不保。由于唐朝的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使得唐朝初期的政治比较开明、开放,经济上抓住了发展生产这个生命线,为一个繁盛的王朝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出示三段材料:
    ①、武则天登基前曾自名为“曌”,即照,是她自造的新字,意思是日月当空,普照四方。唐中宗尊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后人因此称她为“武则天”。 ②、李渊即皇帝位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
    明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犒赏功臣,大赦天下。 ③、唐太宗经常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教诲太子,向他讲述“守业”的艰难。当太子乘船时,唐太宗这样说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问题:请你用司马迁写《史记》的方法,将上述三段材料重新排序,并说出你这样排序的理由。 3、出示问题2:
    “以史为鉴”,你认为在“贞观之治”的学习中可以借鉴到什么今天老师想用2句话结束本话题,结束本节课。“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预测未来。
    认为今天的学习意犹未尽的同学,老师还给你们布置一个课外探究的问题: 4、出示问题3:(课外探究)
    为什么武则天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学生活动
    发生,同时,他不能容忍比他有才能的人——李世民……
    3、不可预测。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改变。
    及时引导学生辩论,让学生的思想在辩论中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本节课没有按时间顺序讲述历史,没有按教材顺序学习知识,设计给材料重新排序的活动,主要是检验学生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的先后顺序的掌握情况。
    学生可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谈到借鉴或启示。师生互道再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