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邹见芳:《走进历史插图》课堂教学选录(3)


    师:这幅照片是现在的灵渠,说明灵渠至今造福人类。另外,我要给同学们补充一点相关知识,当时修建灵渠使用的方法是梯级船闸的修建法,1000多年后巴拿马运河才使用这种修建法,今天的三峡水利枢纽依然使用这种方法,被称为“现代梯级船闸”。可见灵渠的修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生5:我们组阅读的是《秦朝疆域图》,在这幅插图中我们收集到如下信息:A.秦朝的都城在咸阳B.秦朝疆域广大,东西南北四至,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C.北方为抵御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D.地方设郡,南方设桂林、南海、象三郡管理岭南地区E.秦朝是一个统一国家……
    师:这组的的同学们把《秦朝疆域》图所蕴含的信息都一一挖掘出来了,小小的一张插图竟然深藏着如此多的历史信息,真是“插图小世界,综观大历史”呀。 在所有的历史插图中,历史地图是最重要的插图,平时的学习中需要留意,做学习的有心人。
    以上5幅插图是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巩固边疆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图片反映。说明了秦朝不仅完成了疆域的统一,而且还完成文字货币等统一,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秦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生:各小组热烈讨论,得出答案“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师:同学们再看本课导言框的一幅图片“荆轲刺秦王”,你觉得荆轲该死还是秦王该刺?
    (各小组热烈讨论,答案不一,有的觉得秦王该杀,有的认为秦王不该杀,充分阐述各自的理由。)
    师:我觉得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这儿涉及到一个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荆轲刺秦王是维护燕国的利益,荆轲本人的精神是一种知恩图报与“士为知己者死”的勇义精神,不可否认;而秦始皇统一国家为中国、为中华民族立下千秋伟业,不愧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千古一帝。   说了秦皇,我们再来谈谈汉武,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时实现了大一统,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相关的插图来加以证明。(大屏幕出示)
    生:小组合作共同找寻课本相关的图片——《汉武帝图》、《汉代讲学图》、《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霍去病墓》、《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丝绸之路图》、司马迁的《史记》等。
    师:各小组找的既正确又全面,接着同学们一一解读这些插图
    (解读8幅插图的过程略)
    师:以上8插图,涵盖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直观形象地告诉我们汉武帝在位时实现大一统的过程,从而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不愧为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继续探究诸如唐宗宋祖、康熙、乾隆等其他历史人物。也可以进行专题学习,还能学习一整篇课文,如本册的《秦王扫六合》和下册的《经济重心的南移》等课文,当然还包括将要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的课文,可见图片学习历史的范围是很广的。   通过以上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个体创造性思维演变为群体创造性思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凸显和张扬,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第三阶段 动手设计,活用插图。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已经学会了解读插图,这一环节就是根据插图设计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设计能力。我适时地渗透一些根据历史插图设计问题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并走在学生中间,及时给以指点,解决学生的困惑。要求学生先合作后独立,由课内到课外,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利用插图学习历史的这一学习方法。   师:最近几年教辅编写者、广大命题者也越来越青睐课本插图,并以此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和考试题。无论是我们使用的《基础训练》、《伴你学》等教辅材料,还是每年的全国各地中考题,“图说历史”这类题型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分值越来越大,多以选择题、材料题等形式呈现。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今年(2008年)我们山东日照和潍坊图说历史的中考题,要留心这些题目是怎样设计的。
    (学生交流、回答略)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综合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根据图片设计问题要遵循“先易后难、由表及里、注意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等原则。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根据图片设计问题的方法,现在假如你们是中考命题组的一员,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以“隋元大运河”两幅图为例,动手设计设计一道“图说历史”题。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评选略。)
    师:刚才各小组的展示,基本涵盖了隋元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河段、走向的差异及原因、大运河今天的价值等等。
    ……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技巧,学会了利用课本插图来设计练习。现在给同学们一个教材之外的陌生图片,大家能否结合所学进行知识迁移来图说历史呢?请试试看(出示一幅漫画,关于闭关政策的),独立设计一道题目或配文一段。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评选略。)   ●升华拓展   第四阶段 形成共识,重视插图。   这是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反思。我积极引发、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所得、所获和所悟,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收获多多。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或者一句话,说出你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生2:对汉武帝插图的解读培养了我们的逆向思维。
    生3:运用历史插图学习历史更直观、形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正文。
    生4:通过本节的学习,我知道了历史插图的重要性和用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重视课本插图。
    ……
    师:经过短短45分钟的学习,同学们对历史插图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既学会了挖掘历史插图隐含的诸多信息,又学会了动手设计“图说历史”的题目,收获颇丰,体会深刻。
    总之,历史插图是直观形象的历史,它以其画面内容反应相应的课文主题,它会“说话”,它可以调动我们的形象思维,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史实,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所以学习历史必须重视课本插图,做到“左史右图”,新学期我们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9年级还要学习世界历史,历史课还将伴随我们的高中生活,就让历史插图这个学习的好工具、好助手伴我们一路前行,在历史学习的天空中描绘出自己最美丽的画面吧。   教学后记:
    本节活动课主要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运用教材插图学习历史,学会如何识图、读图和解图。尤其根据图片自己动手设计练习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现成的“图说历史”的教辅材料和考试试卷设计得再好,更多的也只能训练和检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更本质、更重要、更高级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更大作用,这也算是本节课在教法和组织教学上的创新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