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岳麓版教案《三国鼎立》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10:09:3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洲等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一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是展现了曹操个人的雄才大略。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备、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个真实的完整的了解。 导入新课 请学生听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曲子,问学生阅读过这部小说没有,这部小说反映了什么内容? 展示:曹操、诸葛亮的图片 师: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曹操、诸葛亮 师:他们是时代造就的英雄,他们推动着历史的发展。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造就英雄的三国时代。说出本课课题--三国鼎立 教学过程 (一)官渡之战 师:分立的政权总离不开频繁的战争,在军阀的混战中逐渐形成了几支比较强大的势力,在北方形成了以曹操和袁绍两支最大的军事集团。最终双方发生了军事决战--官渡之战。大家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学习一次重大的战争? (建议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五个方面学习战争。)请学生根据提示的五个方面朗读课文并做作出简要的回答。 师:一场官渡之战让曹操名扬天下,只有3万兵力的曹操为什么能够打败拥兵10万的袁绍?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胜利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曹操胜利的原因。 袁绍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为人刚愎自用,治军不严,而且心胸狭窄,遇事优柔寡断,军队战斗力不强;而曹军方面则士气旺盛,上下一心,袁军的短处恰恰是曹军的长处。曹操重视人才如荀彧、郭嘉最初在袁绍手下,后因不堪忍受袁绍的刚愎自用、嫉贤妒能,便投到曹操麾下,深得曹操器重。 师:官渡之战是曹操、袁绍两个军阀集团为了争夺对长江以北地区的控制展开的一场战争。胜利后的曹操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班师回朝的途中意气风发的曹操挥笔写下了《龟虽寿》,让我们来齐读节选的四句,共同感受诗人气吞山河的豪迈气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官渡之战,营军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战后第二年,袁绍忧愤而死。在以后的几年中,曹操率军占据了原先袁绍所有的地盘,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