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3中考政治: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http://www.newdu.com 2025/11/10 10:11:58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 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A ) A.中国 B.蒙古 C.利比里亚 D.越南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整体状况了解的单项选择题。从选项看,其他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变化较慢,而中国、巴西、印度是发展较快的国家,所以选项为A. 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 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B) A.霸权主义 B.和平、合作、负责任 C.要和平、要发展、但却不合作 D.要合作、要和平、但却不负责任 解析 中国自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富裕强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寻求合作、发展、交流。霸权主义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政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和平、合作的基础上已经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因此选项为B.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名列世界首位,我们在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 (C) ①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②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压力 ③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不进则退 ④面对辉煌我们可以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这是一道对中国国情和现状认识的选择题,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必须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所以选项为C. 田 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B)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不高即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 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C.我国的政策还不成熟 D.我们还没有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 解析 195 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建立,但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发展程度不高阶段。所以,选择B.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A.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C.从19 5 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D.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6.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C) A.人口众多与民族素质不高之间的矛盾 B.人口众多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选择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它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将 (A) A.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 B.在短期内解决 C.永远存在 D.自动消失 8.落后的社会生产是指 (A)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完善 B.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完善 C.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D.民族文化素质低 解析 这道选择题考查的是对社会生产这一含义的理解。社会生产既包括生产力又包括生产关系,所以选项为A.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而阶级矛盾 (D) A.已经不存在了 B.由于国际因素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 C.由于国内因素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 D.由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解析 A、B、C表达得不完整。 10.决定国家根本任务的主要因素是 (A)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激烈的国际竞争 C.我国的人口现状 D.我国的资源状况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选择题。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El益增长,所以这一主要矛盾决定我们必须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11.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D) A.抑制消费,艰苦奋斗 B.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C.坚持走同步富裕道路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2.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B) A.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 B.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13.回顾历史,我们能够经历住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今天我们要应对更多的挑战,要面对更多的急流险滩,因此我们必须坚持 (D) A.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D.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解析 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才能应对一切困难,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不迷失方向。 1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 (A) ①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③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④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选项为A. 1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下面表述正确的(A) ①它是我们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②它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④它就是“三个代表”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了解,同时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悟,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 16.党中央制定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说明 (A) A.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三个代表” B.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老工业基地之间的矛盾 C.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D.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建成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 1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 ,核心是坚持 ,本质是坚持 (B) A.党的先进性 与时俱进 执政为民 B.与时俱进 党的先进性 执政为民 C.执政为民 党的先进性 与时俱 D.执政为民 与时俱进 党的先进性 解析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能够继承和发 展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先锋队,所以核心是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共树立群众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本质是执政为民。 18.下面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 (A) 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②经济总量进人世界“重量级”阵容 ③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④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是为了使学生在了解、掌握、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分析现象,理解实质,此题选项为A. 19.直接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是 (A) ①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②我国已经有19 64万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 ③2008年“申奥”成功 ④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 文化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能够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 (C)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 19题、20题都是考查学生对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只有真正体会、理解了党的重要思想,这两道题才能迎刃而解。19题考查的是“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选项③与题意无关,④反映的是党的“三个代表”中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20题正是考查这一点。 21.下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内容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D) A.基本国情一一根本任务——主要矛盾 B.根本任务——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C.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基本国情 D.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整理能力,考查学生对这一课的总体把握状况。我国面临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水平低、民族文化素质不高、具体制度不完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加速经济的发展,解决初级阶段的矛盾,所以选项为D. 22.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这一重大举措表明了党和政府 (C) ①关心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③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是时事联系理论题,同学如对理论掌握得比较透彻,此题就很容易作答。 23.邓小平说: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这说明 (A) A.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它贯穿 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党的基本路线是立国之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党的基本路线是强国之路,有利于现代化的发展 D.党的基本路线是环境保护的要求 2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 (A) A.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B.是党的基本路线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D.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25.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B.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D.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26.江泽民说:“我们一定要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导,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工作都要服从这个中心。”这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①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②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 ③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④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名列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位,国家外汇储备世界第二。这说明 (C) A.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 B.社会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我国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解析 这是一道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社会实际的题。经济的增长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了改革开放。 28.下列选项中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A.人El过快增长影响经济发展 B.经济发展了,人口就会增长 C.人口与经济没有任何关系 D.人口增长了经济就会发展 解析 只有理解了经济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此题才会很容易解答出来。只有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才能进步。 29.下列图表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这表明 (A) 年 份 2000年 2003年 2004年 国内生产总值 860 000亿 116 694亿元 136 5 15亿元 外汇储备 1580亿元 4 033亿元 6 099亿元 A.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B.我国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D.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同所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要求同学理解改革的现实意义。 30.下列反映某市10年来人民生活变化的状况,这种变化 (B) 年份 平均每人储蓄额(元) 市区人均居住面积 家用电脑 家庭电脑上网 1990年 1965 6.6平方米 无 199 9年 19 7 78 10.2平方米 19.6万台 10万 ①表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③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④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 31.发展与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这表明 (D)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关键 C.稳定是基础 D.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前提和保证 解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很好地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重要性。 3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人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这体现了 (C)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A、B、D与所给材料无关。 3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 6个民族广泛分布。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少数民族成员不能成为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B.少数民族不能和汉族一样参与国家管理 C.少数民族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D.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34.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因此我们要 (A) A.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禁止对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 B.禁止各民族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C.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国家不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解析 对于民族问题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5.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 的方针。 (A)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两个国家,一种制度 C.一个国家。一种制度 D.两个国家,两种制度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党和国家为实现统一而实行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掌握。 3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B) A.实行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B.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共同富裕 D.相互往来,互不干涉 37.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各少数民族代表同汉族齐聚~堂,共商国事,共谋发展,共同浇灌民族之花。这体现了 (D)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C.公民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D.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理解,让学生理解有关民族问题的政策。所以选项为D. 38.邓小平说:“发展中国家不搞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不懂得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闭关自守,根本不可能发展。”这表明我们必须实行 的基本国策,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A) A.对外开放 B.对内搞活 C.走出去 D.请进来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材料所体现的是中国要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同时要走出去,把自己本国优秀的东西推广出去。 39.2001年12年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如今已经过去三年多,我国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了很大发展。这表明 (A) A.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对内搞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C.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0.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 C) ①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开放 ⑧要融人世界与世界各国取长补短 ④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发展的步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含义的理解和整体把握。 41.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 (A)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艰苦奋斗,勇于实践 C.勤劳勇敢,开拓进取 D.不屈不挠,顽强拼搏 解析。我们的发展既要靠自己又要向外国借鉴,而最为关键的是要自力更生。此外,只有独立自主国家才能发展。 42.我们是世界人El最多的国家,所以我们必须 (C) A.增加生活费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 B.控制经济增长,使之与人口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C.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加快经济发展,制约人口过快增长 解析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通过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3.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表明 (D) A.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B.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低 C.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 D.我国人口众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解析 此题题干部分阐述的内容是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所以A、B、C和题干无关,故选项为D. 44.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是 (A) A.发展问题 B.环境问题 C.资源问题 D.经济发展问题 45.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作出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 (A) A.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单纯控制人口数量 C.坚持晚婚、晚育 D.提高人口质量 解析 因为实行计划生育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以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4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国家所以要推行计划生育,主要是因为人口过多、过快增长 (B) 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不利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 ④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7. 2003年3月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环境座谈会上强调,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这样是因为 (A) 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B.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是形势依然严峻 C.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丰富,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 D.环境进一步恶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人口、环境、资源的理解以及如何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48.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这说明我们要走 (D) A.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之路 B.只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之路 C.既不发展经济又不保护环境之路 D.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解析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只有两者协调发展,国民经济才能较快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