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备战2013中考政治: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3)


    五、自主探究
    1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名列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7位,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 (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2)曲堇开前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国家的变化说明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党的基本路线? 答:(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我们必须坚持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党的基本路线这一理论的理解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要求学生分析现象,理解本质。
    112.材料一:“民富国强”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落后就要挨打”——毛泽东以历史的教训强调发展的紧迫性,语重心长;“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用简单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发展的重要性,掷地有声;江泽民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概括阐明了发展的重要意义,字字千钧。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三代领导人的话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材料二中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三件大事,请你试着答出来。 (3)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答:(1)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或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以毛泽东为领导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邓小平为领导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以江泽民为领导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我们走上了小康社会,进入新时代。 (3)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材料题,考查学生理解应用能力和归纳问题、整理问题的能力。
    113.200 3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非典”疫情,党和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2004年初,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作出一系列决策,全力以赴阻止疫情。到3月16日,在我国内地发生的49起疫情被全部扑灭。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促进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夺取防治疫情和经济建设的双重胜利。 (1)这一材料体现了我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两个方面? (2)我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是什么?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答:(1)抓防治“非典”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o抓促进经济建设主要体现了“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从中可以看到我国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等精神。 解析 这是一道时事和理论紧密结合的材料题,只要对党的政策理解了,分析透彻了,此题就可迎刃而解。
    114.材料一:某省教育厅提供了一个数据,从2000年到2004年的4年间,该省高校普通教育在校生增长9 7.18%,达到2 6.92万人,在校研究生增长2 42.5%,达到1.6 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6.2个百分点。 材料二:2004年春节前夕,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使许多困难群众和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材料三:我国已经有19 6 4万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实现了“应保尽保”。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不仅能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能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材料各体现了我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个方面? 答:材料一和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5.有人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坚持改革开放。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我们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解析 本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中一个层面进行考查,考查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者关系的理解。
    116.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十多年来,我们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工作扎实,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0 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 5 9 5 5亿元,2002年达到102 398亿元,2004年达到13 6 5 15亿元。中国发生了历史巨变。 (1)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 (2)中国发生历史巨变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 (1)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加。 (2)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17.西藏从只拥有一-一个简陋的造纸厂到如今拥有一批现代化企业。从刀耕火种到农机具的发展,从能带走的只是身影,能留下的只是自己的脚印,到现在农民收入干元以上,这变化是巨大的。50多年来,中央对西藏的投资和补贴累计500亿元,这些无不体现着祖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 (1)西藏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 (2)请写出我国对待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西藏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1)平等、互助、团结的民族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祖国内地的无私支援;党和国家实施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西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 解析 本题是从整体上考查学生对民族关系的理解,回答时要有综合能力又要很好地联系材料。
    11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研究出的杂交水稻创经济效益3 700亿元,到现在增产3.7亿吨。而杂交水稻之母是海南一株名不见经传的野生稻,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倘若环境被破坏,这种水稻可能因此推迟。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我们要保护环境,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物种的重要性不可低估,破坏环境会造成经济损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把培养人才‘放到突出的位置。 解析 通过材料联系我们所学的理论,从而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119.据19 9 5年抽样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5,日本的l/60.目前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仍以每年1700万的速度增长着。到2002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口数仪为454人,而日本为190 9人,美国为3 6 7 6人,俄罗斯为3 5 87人,韩国为2 19 3人。在技术中。我国高级技工占3.5%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 这则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说明我国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基数大,人口速度增长快。 解决的办法:实行计划生育的圜策和科教兴国的战略,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使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 解析 通过材料中工程师的人数看出我国人口素质低;从我国人口数量多看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1700万的增长速度说明增长速度快。综合分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20.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最新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 000万,而在技术工人中高级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人才尤其是高级蓝领稀缺的国家。 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人才短缺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胆创新。 解析 通过材料分析出我国高级工短缺,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的工人。
    121.2004年4月胡锦涛去西安调研,在此期间,他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我们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继承民族精神?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的影响,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使民族精神更具有时代气息和风貌。 (3)中学生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六漫画点评
    12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明年将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的农业税目标,三年即可实现了,农民听到这一消息高兴的欢呼。) (1)漫画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哪一个思想? (2)我们党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3)结合漫画谈谈农民增收应从哪几方面人手。 答:(1)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减免、免征农业税,提高农民收入…… (3)培养专业人才,科教兴农,不断实践,艰苦创业,求实创新。解析 通过漫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123.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怎样看待漫画中的女同学的言行? (3)请你为提高环境质量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1)部分人环境意识淡薄。 (2)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懂得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义务。 (3)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意识,落实:具体行动…… 解析 有些学生的不良习惯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改正,因此要大力宣传环保。
    124. (1)漫画体现了中国现阶段面临哪一严峻问题?(2)这一问题给我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你认为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目的、意义是什么?答:(1)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 (2)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劳动就业困难,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影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3)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国策。 解析 通过生动的漫画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重要性,以及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25.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该漫画反映了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 (2)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人、鸟有活路吗? (3)请给人、鸟指一条活路。 (4)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1)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2)都没有活路。鸟失去了生存的良好环境。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破坏、枯竭,最终将会使人类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会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3)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不 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正确处理好 经济发展同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 (4)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26.看右面漫画分析问题: 地球的脸千疮百孔的原因是什么?请提出解决的办法。 答:原因:人口众多,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问题严重。办法: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27.下面漫画的现象与我们倡导的哪种民族精神相 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发扬民族精神? 答:(1)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开拓创新。 (2)要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几方面去回答。 六、实践与探究 128.某市初中三年级同学在某报上看到了200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串闪光的数字,决定围绕本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没成就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班长提出全班分成四组开展活动:一组负责搜集经济建设资料;二组负责家庭生活变化调查;三组出版一期黑板报;四组负责召开一次讨论会。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经验,完成下列问题: (1)为第一组提供搜集资料的三个途径。 (2)为第二组设计一个调查表。 (3)为第三组设计一个黑板报的主题。 (4)为第四组写一份讨论的内容提纲。 答:(1)走访当地企业,汽车厂;查阅当地的报刊资料;深入社区了解居民的生活 变化(包括就业、收入、生活情况)。 (2) 项目 时间 家庭人均收入 家用电器 住房面积 交通工具 受教育程度 银行存款 改革开放前 现在状况
    (3)此题只要体现出改革后的成就,表达准确就可以。 (4)讨论提纲应该体现取得的成就、原因、存在的问题、设想和建议,以及对学生的启示。 解析 本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129.结合身边的实际写一份调查报告,调查一下你所在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调查你得出什么结论。 答:调查要包括调查目的、对象、内容、结论。调查要依据你本地区实际写。 结论是: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 这是一道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的试题,要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着手,这样会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归纳整理能力。 130.请你根据我国历史概括一下昨天,根据中国现在的政治经济状况总结一下今天,设计一下明天。要语言精练生动。今天的成就说明党和国家哪些政策和战略的正确性?你认为怎样实现明天的幸福美景?你打算为家乡的建设做些什么? 答:(1)自己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总结。如:昨天:贫穷落后又挨打,农民上城不知哪,打个电话吓一跳,儿童变成小傻瓜。今天:农民上街西服穿,手里手机报平安。明天:驾车出国游,产品外国求。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符合题意即可) (3)后两问略。 解析 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去理解分析归纳问题。
    131.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利用都离不开人才。科技知识只有与人才相结合,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1)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拟定一个题目。 (2)若以该标题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设汁出活动步骤。 (3)假如你要发言,请写出发言要点。 答:(1)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体现重视人才即可) (2)展示材料,座谈,交流,教师总结等。(步骤合理即可) (3)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建设对教育、人才的要求;自己如何成为合格人才等。(观点正确,能说明问题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132.我校学生学习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后,准备开展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对象为伊通河长春市区段水域,主要内容是水污染状况及建议。同时调查长春市郊区农业人口状况。 (1)请你给这次活动设计两个主题。 (2)请你指出开展该项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3)设计出这项活动的主要过程。 答:(1)治理伊通河,人人有责;宣传计划生育,人人有责等。 (2)认识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性,锻炼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增强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宣传计划生育的国策。认识到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3)活动前的准备,开展活动。小组讨论,集中交流,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写出调查报告,呈交有关部门等。
    13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生活,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请同学搜集有关古代中国文化成就资料,完成以下内容。 (1)一个历史名人:          一部名著:          一项发明:             一个古代建筑: (2)请你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进行简要评价。 答:(1)所填内容符合题意即可。 (2)只要对古代文化作出肯定积极的评价即可。 解析 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的文学底蕴。
     (责任编辑:admin)